建设农村贴民心 反哺家乡总关情
——记岩口镇龙塘村党支部书记陈红
陈红是一个“老板”。20出头开始包工程,在广东当了6年建筑包工头,年收入达60万元以上。在他的家乡岩口镇龙塘村,家家户户都知晓这个头脑聪明赚了大钱的“陈老板”。本村,有很多的村民在广东在他的手下打过工。
陈红成为了一个“村官”。2008年秋天,32岁的陈红毅然返乡回龙塘村当上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外面经济危急闹得凶,赚了点钱的他想在家乡干点事儿。乡亲们认为他是一个大能人,有见识,相信他能带着大伙儿致富,于是,都推选他出来当“村官”。他的工资是每月200元,不及他每天小车的加油费。他把帮助龙塘发展带领乡亲致富当成了事业,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满腔热情,倾注心血在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着,带领群众种烤烟、修公路、建厂矿,让这个只有8个村民小组,238户,1002人的小山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种烤烟——促进农民增收
龙塘村是一个典型的劳力外输村,有近400名劳力常年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留守农村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少儿,种点中稻和玉米。全村1001亩田土,抛荒现象也严重。
2008年受金融危急影响,在外打工收入也差,返乡农民工越来越多。摸惯了锄头的老乡们找到了这位刚刚上任的陈红书记,要他开动经济头脑,为村民谋划挣钱门路。
要调整产业结构,陈红首先想到的是发展烤烟。村里田土富足,集中成片,光照充裕,政府扶植政策好,一亩烟收入近3000元。陈红掰着手头跟大家算了算经济帐,决心把种烟做为产业来发展,要打造一个烤烟“千担村”。
前一年,全村只有3户烟农,种了20亩烟。要想产量上千担规模,落实烟田和烟农是首先面临的两大难题。2008年冬天,陈红带着村支两委和党员组长一班子人马,带着这个使命开始在村里忙开了。根据集中连片,任务到组的原则,逐组逐户开会做工作,到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对规划区内责任田、土实行流转承包,落实烟田405亩,集中分布在3个区域,落实烟农63户。在陈红的号召下,一直跟随他在广东闯荡的几位农民工“兄弟”带头回家包田种烟。到烘烤时,加入种烟生产大军的返乡农民工达120人,他们年轻力壮,有见识,有经济基础,种烟面积每户达10亩以上,成为种烟“主力军”。在广东佛山磨钢厂打工多年的李作良,才33岁,两口子月工资近6000元,听说村干部发动群众大种烤烟,毅然带老婆回家承包田土种了15亩烟。从部队退伍的23岁小伙子陈清吉也留在家里帮父母种12亩烤烟。
乡亲们的种烟热情和对他的支持,给陈红注入了莫大的动力和信心。看到烟田翻耕难度大,他垫钱买回来4辆烟田起垄机,组织了4支专业机耕队伍,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任务;为了确保烤制质量,他在村里推平5亩土,建设一个20个湘密烤房联群的烟叶烤制中心,自掏腰包垫资30余万元;为了方便运送烟叶,他组织发动烟农购买了18台农用三轮车。陈红对今年全村完成1200担烟充满信心,粗算一下,村民能增加收入一百余万元。
6月份,是烟叶成熟,忙于烘烤的季节。在烟田里,在烤房边,天天都是忙于下叶、扎棍、上烤、装车、拆棍的烟农。尽管汗水流满脸颊,让人感受更多的是洋溢在脸上的丰收和喜悦,那灿烂的笑脸,正像出烤的烟叶一样美丽。
修公路——关注民生解民难
龙塘的1.5公里村道,原来是远近出名的烂路。其中有300米,两边是高坎,垮方严重,路面一年比一年变窄。由于这条路还有相邻的枫水、三角两村占份,责任不明,路面年久失修,不见碎石只见泥坑。看到周边大多数村都修了水泥路,群众向当时的村干部多次建议修路,一直无结果。
陈红把硬化村道当作上任支部书记后的“头等”大事来抓。先召开好三个村协调会,统一思想,搞好预算,明确各自经济任务。再发动本村受益群众每人筹资235元,加上政府立项投资,共投资42万元,在2008年10月竣工验收。
为了方便烟田耕作和烟叶运输,陈红还垫资6万元修通组机耕道3条,5000米。
建厂矿——盘活地方经济
地方经济要发展快,必须靠厂矿企业带。在外摸爬滚打多年的陈红当“村官”后,便提出招商引资开发本地资源。
通过盘点,石头算是村里最富有的资源。陈红便“咬”住石头打主意,说动本村3名“小老板”,在本村联合兴办了2个碎石场和一个石灰场。投资近110万元。
陈金南以前是一个铁工包头,在广东经营了10多年。他说,外面经济形势不稳定,拿点积蓄在家乡办个小厂矿,成本低,风险小,还能解决部分乡亲们就业,何乐而不为呢。
石头变成了金钱,这让卖石头的农户心头乐开了花。
3个矿投产以来,安置劳动就业人员40余人,其中从广东返乡农民工20余人。
“抬头观路,回首思乡”——这是陈红和在外打工的老乡们捐钱新建牌楼上的一句话。饮水不忘挖井人。陈红说:“龙塘永远是我们的家,有了钱,我们更应该支持家乡建设,带领老乡致富。”谈起今后的新农村建设思路,陈红心情十分激动地摊开了话题:要继续做大做强烤烟产业,明年产量要上2000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里所有山塘、水圳;要争取老乡回家投资办企业,投资发展2—3个养殖项目;要订立村规民约,弘扬文明乡风;要带领党员和中层骨干到外面考察新农村建设,拓宽群众的视野……
岩口镇政府 王勇军
来源:岩口镇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