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号(正月17)上午,我和另一同事来到联系点大水田乡中心校检查开学工作,中午我们和中心校几位乘三辆摩托车去18公里外的和平教学点。一路上,山高坡陡,路窄坎坷,加上云雾弥漫、寒风刺骨,我感觉是在胆战心惊之中慢慢走上飘渺恍惚的天庭般。我是骑摩托车之人,自认为技术还可以,可与这里的几位小伙子比起来不知差多远,一个多小时后,好不容易来到了海拔一千三百多米高的和平村教学点。
{Ky:PAGE}
来到这里,被眼前的一切深深感动着!山雾笼罩之中一串清脆悦耳的上课钟声让我瞬间感觉有课堂的气息,我轻轻走进这所特殊的学校一如走进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丽梦幻境界 。一栋有着四个教室的两层木房加上旁边的小厕所和一边别致的篮球架,在简朴中透出神秘与沧桑。这里只有两个老师,一个19人的幼儿班和14人的小学二年级班,二年级老师叫李仲荣,男,47岁,是国家教师,离校七八里山路,已从教整30年;幼师是本村人,属民办性质,工资靠十几个学生供给.我随处感受了几个场面,拍了几张师生上课、打乒乓球、做游戏的镜头。一位扎根在这里30余年的李老师从17岁开始一直都在这个似乎与世隔绝的山沟沟里教书育人,从四个班到三个班到一个班,其他老师都慢慢离开了山谷,一批批学生都走进了山外的世界,有些已是社会的栋梁,惟独李老师依然是从前的李老师,所不同的是李老师脸上的皱纹变深了,头发变白了。每天,太阳落下去又升起,遇上下雨下雪天,李老师都要来回好几里接送学生,总共才十几个学生,哪天要是少了哪个学生没来,李老师心里都不是滋味。春天来时小鸟们常常来到教室的窗口,和学生们一起叽叽咂咂,李老师和学生们抓麻雀、采野花、挖竹笋,也真的很痛快。碰上秋冬,孤独寒冷的山风总是缠绕着李老师,伴随着孤冷的三尺讲台,或许李老师也想走出山外,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但李老师始终没有走出去,因为外面的老师不肯来和平,来过这种孤独的苦行僧生活!
{Ky:PAGE}
李仲荣老师
阳远华所教的幼儿班
看完他们的教学情况后,李老师硬是要留我们吃顿饭,学校当然是没有条件了,后来我们在附近的一户老百姓家里吃起来,上等的山货,地道的农家米酒和蔬菜,我们用大碗很快和李老师干起来,我平常很少喝酒,可来到这里时我竟然主动起来。李老师的真诚,山里人的热情,你不好好喝上几大碗是脱不了身的,几分醉意后,李老师向我介绍起多年来有好多学生在外面有出息,回家时都来看他,早些年邵阳晚报的欧阳记者也专程报道过他,李老师脸上的醉意和笑容融和在一起,那神采和刚打完胜仗回来的将军没什么两样。我也为李老师的高兴而高兴,临走时我紧握住李老师这位亲人般的双手久久不肯放下,一种敬仰之情滚滚而来,李老师很动情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是山里的人,我一辈子用忠诚对待我的学生和家长,30多年来,我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无怨无悔!
“忠诚”,好一个看似普通却又并非寻常的词语!我望着李老师,望着依然弥漫着寒气的浓浓山雾无语!
{Ky:PAGE}
{Ky:PAGE}
{Ky:PAGE}
{Ky:PAGE}
来源:中国隆回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