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雷峰村的“忙书记”

编辑:redcloud 2012-06-05 09:03:14
 
—分享—

       中国隆回网6月5日讯(通讯员 刘遵炳)中国有个最响亮的名字叫“雷锋”,而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有个雷峰村,这个名字也逐渐叫响祖国大江南北,去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就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演奏了一首悦耳动听的交响曲——他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据了解,实现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而为他高产攻关千方百计提供100亩示范田的还要算现在雷峰村党支部书记刘述华同志。

       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现有1562人,水田面积720亩,旱地105亩,山林面积800亩。2011年评为市慰问维稳工作先进村和县双文明单位。刘述华2011年评为县级十佳书记和全县先进农业工作者,连续11年评为乡优秀党员。

                              
领导看中了他

       刘述华1977年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做过砖匠,修过钟表,干过水果零售,刷过木纹油漆,搞过柑橘长途贩运,当过小小包工头,由于他的五位兄弟姊妹都在外面发展,年迈的父母成了空巢老人,他主动提出回家照料老人,驱散老人心灵的寂寞,于是在家开起缝纫店、小卖部,种好田,10余年的走南闯北、认真打拼,精通了多门技术,丰富了他一生坎坷的阅历,塑造了他一双敏锐的眼光,练就了他一身过硬的本领,当然也捞下了发家致富的一桶又一桶的“黄金”。

       1997年隆回县人事局黄红等领导来到雷峰村扶贫试点,他们觉得雷峰村村民要真正脱贫致富的话,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博大胸怀的且有经济头脑的开拓进取的人才来做村里的“领头雁”。他们在和刘述华的交往中偶然间发现刘述华见多识广,具有敏锐的目光和睿智的思维,他们就开始琢磨起刘述华来,亲自找他谈话,把他保送到隆回县党校读书两年,作为雷峰村后备干部培养。2001年刘述华光荣当选为雷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现已连任四届,第四届才选出代理村长。

                            
种田到雷峰来

       刘述华上任伊始,他知道农田的灌溉是保证粮食丰收的重要条件,以前遇到干旱季节村民为了管水引发了不少民事纠纷,甚至打烂脑袋,于是首先把村集体剩余资金10000余元和集资30000余元修建一条3000余米长的水渠,解决了本村6个组400多亩的水田灌溉。

       为了让村民尽快富起来,刘述华曾鼓励村民每年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尾参,用承包的方式恢复橘子树经济场,筹措100余万元硬化公路2.6公里和学校操坪、礼堂,修学校厕所。做通一不乐意传授皮蛋加工技术的村民的工作,聘请他举办皮蛋加工培训班,现在全村有50余人每年每人外出做皮蛋赚回6000至12000元。

       2005年12月,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刘述华在去石山湾岳父家的路途中发现远去的田埂上有一人在走来走去,有点莫名其妙,上前打听:“这么冷的天气,你在做什么?”


      “我不想再开砖厂了,想到家里找个地方来开发生态农业,办个小农庄,实行科学种田和养殖等。但还拿不定主意。”

       经了解,这个产生以上想法的人就是现在为袁院士进行高产攻关的王化勇同志。刘述华就跟王化勇说:“想种田到我们雷峰来,我们那有适合你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充沛,阳光充足。”

       “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吧。”王化勇没直接答应,好像是违心的点点头。

       刘述华从旁人那里得知,王化勇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创业的欲望和头脑,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能够做一番事业的。但他心怕请不到王化勇,就打电话要羊古坳乡乡长米成柱和农业站站长肖利民等权威人士亲自出面做工作,三顾茅庐的去动员他。最终王化勇欣然答应了刘述华的再三请求。

       问题马上出来了。农田早就分到每家每户了,要收拢来承包谈何容易?当和村民提起时,50%的赞成,40%的做工作后同意,但有10%的极力反对,承包人每亩出1000斤都不同意,刘述华为了做通他们的工作往往忙到深夜,绞尽了脑汁,跑了东家串西家。他主动有事无事就和他们套近乎,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去想办法帮助解决,其中有一不同意的村民建房时少了30000元的钱,就马上借给他30000元,最终村民被他的言行所感动,竟然说:“其他的人给再多的谷我都不愿意,刘述华说了的就是不给谷,我都愿意。”最终以每亩500斤谷承包给了王化勇。

       为了让他能顺利开展高产攻关实验,还必须要有刘述华等的大力支持,从种谷下田开始,就必须看管好鸡鸭鹅羊牛等,一旦发现有家禽家兽来破坏的话,刘述华必须到场处理,有一次,有个村民的牛到田里吃禾苗,当王化勇把他的牛牵走时,他竟然说出了酸溜溜的话:“你牵走吧,把牛宰了吧。”弄得王化勇很难堪,刘述华知道后, 闻信赶来处理,不看管好的话,把牛送派出所,结果还是达到了预期目的。从2010年到2011年他几乎天天要来帮忙,有事时,往往不要5分钟就会赶到。

管理上新台阶


       刘述华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忙了。主要是他善于充分调动村组领导和每个村民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安排村里各项工作。

   
       以前在防疫站当合同工,做木材生意,种的七八亩地等工作统统没做了,现在就重点团结好村委会一班人,做他们最信任的人。和他们相处都能做到坦诚相待,能随时维护他们的利益,做到经济清楚,大小事到一起多商量,不搞独裁,像落实低保,要村民代表会所有成员到一起共同商量,做到公平、公正、透明,不偏私,不袒护任何人。

       在村里成立了很多组织,如护村领导小组、村民代表委员会、理财小组,还安排了10个计划生育信息员、每个院落1个维稳协调员,每个组织都有明确的任务,定期开会,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如安排的维稳协调员就是要他们把院内的有关信息及时告诉村干部,把事情及时处理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出现任何事端。

       刘述华就是这样,扎根山村、默默奉献,他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他用开阔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他用那无私的情怀给每一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来温暖和慰籍。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