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隆回县西北部的虎形山瑶族乡,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瑶族分支——花瑶的主要聚居地、花瑶文化发祥地、花瑶原生文化保留地,这个民族文化气息浓郁却又封闭欠发达的地方,在文化的传承和利用之间,探索着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保护,从民居开始
在距隆回县城105公里的虎形山瑶族乡,我们见到了山峦环抱、梯田层叠、青瓦木楼掩映下的原生态古村寨风光。
这里的村民引以为傲的,是他们独具特色的花瑶建筑文化。自古以来,花瑶人依山而居,取杉造屋,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特色。
“把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古民居留下来,也就留住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花瑶文化。” 虎形山瑶族乡乡长唐荷花介绍,当地许多花瑶家庭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栋屋子,这些古民居从建筑材料到建筑风格,都是花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虎形山瑶族乡成立有瑶族风俗礼仪理事会,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负责古民居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通过对现有古民居进行分类定级,与户主签订协议,每年给予户主一定的资金补偿,鼓励当地居民保护自家民居完整,不改建扩建民居,最大限度地保证花瑶历史建筑的完整性。
古民居保护只是花瑶民族文化保护措施的一个缩影。“除了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下足了功夫。”唐荷花介绍说,呜哇山歌、花瑶挑花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于民族文化的重点保护范畴。
传承,从娃娃抓起
在虎形山瑶族乡党委书记袁愈绍看来,“花瑶文化的传承,关系到民族文化能否持续长远发展,必须从娃娃抓起”。
“我们的小孩走出去,要会着瑶装、讲瑶语、唱瑶歌、懂得花瑶的习俗”,对于花瑶文化传承工作的目标,袁愈绍的总结简单明了,指向具体。
虎形山瑶族乡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培训工程,建立了呜哇山歌保护基地、花瑶挑花传习所,深入开展民间办节活动,多渠道拓展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
发展,靠旅游业拉动
守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如何开发利用?虎形山的做法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产业,使群众获得实在的好处,激发民众自觉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动力。
在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从事旅游工的村民沈诗凡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加大旅游开发力度,让更多的人到花瑶旅游。“来的人多了,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保护民族文化才更有奔头。”
崇木凼村是一个偏僻的穷山村,随着近几年乡村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群众参与旅游业建设的积极性很高。目前已有20多户80多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户均年收入近3万元。
袁愈绍说,民族文化要“跳出保护做保护”,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借助发展旅游的东风,让“文化富乡”也能成为“经济富乡”。
来源:虎形山瑶族乡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