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新闻网讯(通讯员 肖大松 谢婷婷 刘志远 阳日军)“我的荒山要变成‘金山’了,自己不用出力,核桃出产后二五七五分成,想都没想到这样的好事就来到我身边了。”3月16日,隆回县司门前镇新庄村7组村民阳水生,在写完承包协议后,高兴地对记者说。该村7组落家洞17户村民的荒山30余亩全部承包给大森林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大户刘建平、李柏农忙着安排人手,栽种核桃。
绿色梦,从看那一眼开始
刘建平,众乐10组村民,今年57岁,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农民,前不久,他从县委领回“2013年度县造林标兵”的荣誉和2000元奖金。说起刘建平,方圆几十里家喻户晓,是一个响当当的致富典型。
刘建平说,他1979年就开始外出务工,当时在靖县、怀化一带做苦力,每天有近6元的收入,比家里1元的工价高多了,一年下来,他自己挣钱娶妻成家。1993年开始,刘建平在广东肇庆打工,给别人植树、砍树、拖板车、扛枕木,做的都是苦工,每天有17元的收入。1995年,当地大林场原包工头因活太重干不了,一走了之。林场场长在多方打听之下,得知刘建平吃苦耐劳,几经周折在深山之中找到了他,委托他承包。刘建平当时心里没底,在场长的再三恳求之下答应下来,刘帮忙把树木全部搬出深山再造林,他也从此走上造林之路。第一年,他造林2000多亩,第二年造林4000多亩,成活率相当高。在多年的劳作中,刘建平学得了精湛的育苗技术和植树本领,令林业部门技术人员佩服万分。一年年下来,规模越来越大,在肇庆,刘建平累计造林40多万亩,成了当地有名的造林土专家。2002年开始,他投资建设速生林,种植桉树,造林10多万亩。20多年的造林打工生涯,让刘建平积累了近千万元家产,成了农民中的致富典型。
李柏农,黄花村人,今年38岁,该镇麒麟大酒店老板,年创收几十万元,一个成功创业的典型。
2009年,刘建平回到司门前,与李柏农在家乡转悠时,看到家乡荒山较多,心里很不是滋味,萌发回家造林的想法,当时刘建平说出想法时,深得李柏农的赞同和支持。当年,两人合伙,投资10余万,承包300多亩荒山造林。2012年10月,刘建平和李柏农投资200多万,在家乡大规模承包荒山绿化造林,在他的带动下,邹治国、孙国元、阳征永、胡志常等个体老板,纷纷加入,刘建平牵头成立大森林造林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与荒山占山户和村部,签订承包合同,期限30—50年,采用农户入股方式,占山户四六分成,深受占山户喜欢。2013年,合作社又投入200多万,买回3台挖机、3台打凼机,聘请32名农民为造林专业工人,几年下来,工资就开支了几十万元。
永明村400亩,新庄村800亩,吉山村600亩,虾溪村500亩,大茅坪村200亩,金山村200亩……几年的投资和忙碌,合作社绿化荒山取得了重大成绩,累计已绿化荒山3000余亩,植树50多万株,受益占山户3000多户。
致富经,在绿化之时产生
刘建平、李柏农等人,在绿化荒山的同时,赴四川、广东、贵州等地考察当地农民的经济模式,深受启发。李柏农说:“我到四川后,看到他们的土地利用非常好,油菜、水稻轮做,土地从没闲着,山上也是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回到家后,李柏农等看到乡亲找不着门路,无所事事,打定主意从荒山作文章。
2013年起,大森林造林专业合作社投资经济林建设。要发展,先修路。为了日后经济林创收,合作社在深山中修筑公路14公里。吉山深山团山印中一位80岁的村民激动地说:“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么宽的路修进我们这里。”
修好路后,合作社买回各种树种,在承包的荒山中种植。2013年种植杉木22万株,枫香4万株,核桃2万株,桂花3万株,丹桂4万株,红枫5000株;2014年种植杉木12万株,枫香2万株,核桃3万株;在永明、新庄等村种植木荷2万多株,成带状形成防火林。
说起核桃林,李柏农非常自豪,他说:“我们的核桃基地建成后,将是邵阳最大的基地,种植核桃可作为农村农产品结构转型的试验,前景大好,是‘朝阳’产业。”
造林是长远投资,谈及资金周转时,刘建平很平淡,他笑着说:“不管种植什么树,总不会亏,到时荒山都绿了,至少村民都能喝上干净、健康的水。”
造林是个辛苦事,刘建平、李柏农说,他们一年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深山中转,家里的生意基本都交给了家人。造林成型后,合作社将进一步开发,在山中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以及农村养殖业,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来源:司门前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