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岭下谱“牛”曲
——记隆回县“富民养牛合作社"法人代表、肢体残疾人钱书柏
日前,在市创业培训会上,一位叫钱书柏的肢体残疾人的典型发言,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会后,笔者来到位于三阁司镇小江村一个叫牛背岭的山腰上的“富民养牛合作社”对其进行采访。循着钱书柏的创业发展轨迹,我们真切体悟到一位残疾人身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力量,不由发自内心地惊叹:钱书柏,你牛!真牛!
一场意外致残,让他放弃了心爱的“铁牛”
年轻时的钱书柏是一位帅小伙,更是一位有思想、很好强、有经济头脑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中学刚毕业的他就开始做起发家致富梦。然而要把梦变成现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开放程度不大,想走一条挣钱的门道还很难。
正在自家那座土木结构的老屋前一筹莫展时,倏地墙壁上那幅用石灰写就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标语跃入了他的眼帘。对!就买台拖拉机,既可以在乡下跑运输增加收入,又可以让它像牛车一样为自家农资搬运所需。想干就干!翌日,他怀端着父母多年来卖猪、卖牛、卖鸡蛋积攒的3200元钱走进了县农机供销门市部。但站在门市部里,看着标价4620元一台的“铁牛”,他犯了愁。当时一位做牛生意的长辈,见他年龄小但志气大,就为他解决了1420元的购车资金缺口。从此他成了村里最年轻的拖拉机手。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都知道他有求必应,为人忠厚,做起事来像条憨牛一样任劳任怨,不讲价钱,都愿意找他帮忙搞运输。几年时间他的钱袋就日渐鼓了起来,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万元户,靠着挣来的钱盖了红砖屋、娶了媳妇、生了儿女。
但天有不测风云。1987年5月的一天,钱书柏随一位同龄人到河里炸鱼发生意外,鱼没炸到反而将自己的右手炸没了。为了治疗,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当时的他,既自责,又痛苦,情绪低落到了冰点。很长时间左邻右舍都见他足不出门,万事俱灰,就连心爱的“铁牛”也当废铁卖了。
一番励志话语,帮他创业路上再鼓“牛”劲
钱书柏变成残疾人后,因为内心的自责和自悲,他的日子过得像冰块丢进了醋缸里。直到2012年,钱书柏去县残联置换第二代残疾人证时,县残联理事长袁清球的一席话,让他重鼓了创业的勇气:“现在国家对残疾人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优惠。书柏,你过去是位发家致富的典型,如今只要你有自强自立之心,县残联就愿意扶持你,让你重新过上好日子!”钱书柏的致富欲望再度萌发,他像头昏睡了20多年又重返竞技场的公牛,站在县残联领导的面前,用残肢拍起了自己的胸脯:“县残联是我们残疾人的娘家,有娘家人支持我、做我的后盾,我一定抓住机会重振雄风,做名有骨气、有底气、不负娘家重望的残疾人!”
在确立重走创业路之初,钱书柏还真费了一番脑筋,此时,“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话给了他创业灵感:中国是一个12亿人口大国,隆回又是一个拥有120多万人口的大县,如果能选择养殖业或者种植业这两篇文章来用心做实、做大,肯定大有收获!经过深思熟虑的钱书柏,最终决定将养殖业作为他的创业之路来圆梦。
几年来让钱书柏在创业途中感悟最深的是:作为一名残疾人,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正常人来普遍要差,只有因地制宜、脚踏实地、与时渐进,方能减少在创业路上不栽跟头、少走弯道。他清楚地记得自已创业的第一年,自己到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10万元承包了村里一口面积12亩的鱼塘,原以为凭着自已起早贪黑、汗流浃背的喂养,能从鱼塘里捞上一桶金,谁知因为一次泛塘死鱼、一次塘坝决堤,导致全年血本无收。正在钱书柏创业热情受挫时,县残联给他送去了15000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和9600元的贷款贴息,同时推送他到省残联组织的残疾人创业技能培训班学习专业的养殖技术。钱书柏十分珍惜这次学习培训机会。在培训老师的指点和县残联的协助下,他根据自己现有条件,到金融机构贷款10万元,搞起了立体养殖项目:鱼塘的水下养鱼、水面养鸭和养鹅。凭着日渐提高的养殖技术和对市场价格的准确评估,这年底,他获纯利8万余元。
2014年,已尝到创业甜头的钱书柏又开始拓宽他的立体养殖项目:办一个较大规模的养猪场。半年时间,他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的猪舍建成投入使用,一次买回仔猪260头。钱书柏每天听着“鱼、鸭、鹅、猪”的交响曲,却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严重透支,“4军司令”单靠妻子这么一个助手很难得心应手,于是他打电话动员远在成都一家大酒店当高级厨师的儿子和媳妇回来帮他打下手。儿子儿媳当时月薪已逾万元,自然不乐意回来给他当什么“副司令”,钱书柏又三番五次打电话一催再催,最后儿媳只得回到家帮助起了他的养殖事业。这年猪价低迷,一般的养猪专业户赔了本后另择门路,可钱书柏想:严冬过后又是春天。养猪虽然亏了点,但养鱼、养鸭、养鹅还是赚了钱,别人打退堂鼓,自己偏要逆行破关扩大养猪规模。他把养猪数量增加到了720头。事实证明,2015年猪价由原来的6块5,涨到了9块8!一年下来,他获纯利56万元。钱书柏这下真的成了隆回县有名的科技养猪赚钱大户,前来取经的养殖户络绎不绝,市、县、乡举办的养殖培训班也多次邀请他作经验介绍。此时的钱书柏并没有因眼前的成功和喜悦而陶醉,他已经开始在酝酿实现一个更大、更美丽的梦想!
一腔助残情怀,促他乐谱“牛”字新诗篇
口袋已变得殷实起来的钱书柏总在想:现在的残疾人多数还在创业就业的门坎外徘徊观望,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创业就业,而是他们缺资金、缺技术以及缺社会这个大家庭对他们的温暖和信任,所以才让他们变成这个社会的矮子、这个时代的聋子、这个家庭的瘸子。自己是个残疾人,靠着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创业优惠政策发家致富了,但不能忘记那些家境贫寒却一心想致富的残疾朋友们。钱书柏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和支持。他根据目前的养殖行情,决意成立一个“残疾人富民养殖合作社”,让周边那些想创业就业而缺资金、缺技术的残疾人成为自己的合作团队成员。
为了成立这个“残疾人富民养殖合作社”,钱书柏从选址、审址,到项目落户,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和困难,县残联的领导也多次出面协调。通过3个月的努力,总算在一个叫“牛背岭”的山下完成“残疾人富民养殖合作社”项目选址工作。这个规模化的养殖基地建有牛舍及养牛配套设施面积2000多平方米、牧草种植面积40多亩,首批喂养的母牛32头、公牛103头,拟投入资金450万元,已入伙残疾人6名,一年后合作社计划安排20名残疾人到基地工作。
如今“牛背岭”上那块“残疾人富民养殖合作社”的银色牌匾十分耀眼,更耀眼的是那幅“司马凼里再盼马季,牛背岭下又见牛群”的对联,它让我们感觉出了钱书柏的雄心与壮志。透过这幅对联,我们笃信不疑:钱书柏一定会在这个叫“牛背岭”的山坳里谱写出跟名人马季和牛群一样的人生乐章!一定会让一个又一个残疾人跟他一样“牛”起来!
来源:隆回新闻网|0
作者:王生泉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