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袁鹰 )“我们计划通过养鸽子,用3年时间,使全村的种鸽达到3万对,实现纯利300万元,2018年我村全部脱下贫困帽。”7月8日,隆回县桃洪镇青花江村贫困致富户钱洪元满怀信心地对我们说道。
青花江村位于隆回县桃洪镇东南部,丘陵起伏,山多田少,距县城5公里,有28个村民小组,11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40户,854人。2016年,隆回县中医院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和村支两委一道,大刀阔斧引领村民脱贫致富。但仍有61户167人未脱贫。
该村合并前的原青山村,很多年前,曾因扎棕扫把的传统手工艺闻名遐迩,产品出口县内外,是附近人人羡慕的富裕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优势变劣势,棕扫把销路越来越窄,很多“富裕户”又成了“贫困户”。
穷则思变。2016年3月,在村支两委和县中医院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贫困户钱洪元联合了几户村民办起了肉鸽养殖场。他们通过市场考察,喂养鸽子以玉米、豌豆为主,具有饲养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养殖特点,很适合农村庭院养殖。一笼12对种鸽年获利1200元左右,种鸽和鸽笼的成本大约1000元,一个贫困户养4笼鸽子,可年获利5000元,养鸽产业大有“钱”途。
为了实现“抱团”效益减少风险,不久,他们成立了鸽子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当初的300对种鸽发展到如今的3000对种鸽。
今年,在自己养殖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钱洪元也不忘带动其他村民养鸽致富,进一步推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承诺包供种、包回收,包提供技术指导“三包”服务。钱洪元还准备在村里开生态餐馆,主打特色鸽子菜系,让村里养的鸽子能自产自销,形成一种生态产业链。
甩掉“扫把”换“鸽子”,拓展思路财源来。
来源:隆回新闻网|0
作者:袁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