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讲正气、守规矩、爱隆回】美丽新村九牛坳 移风易俗润民心

来源:隆回新闻网|0 作者:阳小龙 阳胜吾 陈善武 编辑:redcloud 2018-08-27 10:18:47
 
—分享—

  干净整齐划一的村小区

  移风易俗宣传栏  

  鸟语花香的村小区花园  

  荷香桥镇九牛坳村村口

  隆回新闻网讯(通讯员 阳小龙 阳胜吾 陈善武)“还是移风易俗好!我女儿8月18日出嫁时,原打算燃放几万元的烟花,因村里提倡移风易俗,最后只象征性地燃放了不足千元的烟花,女儿女婿小俩口一样感到喜气盈盈、幸福满满。”8月20日,隆回县荷香桥镇九牛坳村9组村民陈大叔,谈起现在移风易俗蔚然成风时深有感触地说。

  九牛坳村地处荷香桥镇最西端,距离镇中心9公里,S219省道穿境而过,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301户1029人。在这样远离镇中心的一隅,该村为何在移风易俗方面能独领风骚?带着一个大大的疑问,笔者做了深入了解,解开了其中的奥妙。

  成立组织,确保工作有人管。村支两委经过深入调查摸底和多次会议研究,在今年5月10日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由村主任担任红白喜事理事会会长,推选德高望重、甘于奉献、组织协调能力强、在村内有影响力的原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为理事会副会长和成员,具体负责红白喜事操办工作。

  建立制度,确保工作有抓手。根据村里实际情况,由村支两委指导、会长牵头组织、村民积极参与,九牛坳村因地制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移风易俗创建活动方案》、《红白喜事理事会章程》,对红白喜事操办工作进行约定,对举办规模、宴席标准、设宴桌数、禁止封建迷信活动等内容进行细化明确。该章程规定,婚车控制在4辆之内;婚礼、乔迁、寿宴酒席控制在7桌上下,不接受外来人情,提倡燃放无污染礼仪烟花,且控制在500元以下。而对于殡丧白喜事,该章程规定,提倡厚养薄葬、厉行节约,每项殡丧活动开支不得超过5万元,丧葬烟花控制在3000元以内;对外来唁客烟花,团队控制在300元、个人控制在50元以下;每次丧葬唁客的正餐,控制在20桌以下;香烟控制在5元/包以下,不兴瓶子酒,可适当饮用本地米酒;整个殡丧过程发放毛巾不超过250条,并视其家庭状况而定;乐队不超过3支;所有护丧人员均为义务劳动;整个丧事过程一切习俗红包控制在2000元以下;提倡丧事活动不超过3天;超过规定标准的,对超出部分征收20%的移风易俗违约违规费用,用于村内公益事业。

  强化宣传,确保文明新风入心入脑。起初,许多村民有点不理解,认为“办我家的事,花我家的钱,村里怎么都管上这个闲事了”。为大力营造节俭文明新风尚,让移风易俗成为村民共识,九牛坳村支两委和村红白喜事理事会人员,利用会议、“村村响”广播、村部LED电子显示屏、宣传专栏、外出人员为主体的文汇群与党员交流群2个微信群等多种宣传阵地与立体宣传平台,大力宣讲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的移风易俗良好风尚,营造了浓厚的移风易俗氛围。在村里的移风易俗主题党日活动上,全体党员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要求从自身做起,争做移风易俗带头人,全体党员并上门入户开展了一次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动员村民从现在做起,支持移风易俗,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和凡事从简,倡导文明新风。

  提前介入,确保每场喜事管控到位。5月31日,该村9组78岁的阳某去世。这是村红白喜事理事会成立后面临的第一起白喜事。村支两委和村红白喜事理事会闻讯后,立即组织召开逝者亲属会议,要求丧事简办,不能大操大办,并作出开支约束,告知其开支宴席标准、设宴桌数、香烟毛巾、烟花燃放、礼金、乐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当时,旁边的一些亲朋戚友认为,开支控制在5万元以下,似乎有点不近人情,透露说他们已初步商议至少要开支8万元,且认为移风易俗实施太快,大家有点接受不了。通过做思想工作,逝者儿子终于打消了顾虑,表示一定按村里规定从简办理丧事。6月2日,是阳某出葬的日子。村支部书记邱玉贤拿着电动小喇叭,在现场向所有来宾和群众宣传丧事从简的意义,提倡大家摒弃陋风陋习,弘扬时代新风。据了解,因遵循厉行节约、从简办事的原则,阳某的丧事开支比村里规定标准少了0.8万元,比孝子的最初计划少了3.8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2个月时间里,该村节约喜事开支在20万元以上。“如今,我们村里办红白喜事,基本上能按照村规民约和红白喜事理事会章程规定,这不仅减轻了村民经济负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树立了勤俭节约的好风气,村民个个拥护,个个满意!”4组村民陈应田不无感慨地表示。

来源:隆回新闻网|0

作者:阳小龙 阳胜吾 陈善武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