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 八 爷
八爷是老家的一位名人。
八爷的名气是喝出来的。
提起八爷的酒量,老家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桩轶事:当年八爷迎娶八奶奶时,八爷的岳父听说八爷的酒量大,特地请来了几个当地的“酒林”高手在迎亲的那天陪客。酒席上,杯盏交错,八爷来者不拒,从早晨一直喝到中午,将几位陪酒的人都喝得相继倒在桌下。八爷的岳父急了,亲自坐到席上督战。翁婿对阵,一连几碗,八爷将岳父灌得面条一般滑落桌底。出亲的时辰早过了,八奶奶在房里等得心里都长了荒草,还没听见迎亲的锁呐吹响,便走出房,往厅堂一瞧:乖乖,一桌八个,七个倒在桌下,只有坐在上席的八爷还在慢慢地有滋有味地喝着。气得八奶奶小脚一跺,香腮一嘟,跑到八爷面前,端起酒碗咕嘟咕嘟一阵猛灌。八爷先是一愣,而后大呼“痛快”,硬要拉着八奶奶对饮三杯,气得八奶奶哭笑不得。
每当有人问起八爷这段轶事时,八爷只是一个劲地嘿嘿笑着,不置可否。倒是八奶奶嘴巴一撇,“臭美了他!”于是大家一阵哈哈了事。
八爷不光酒量大,而且酒德极好,因此名气越喝越大,村里办红白喜事,没有八爷在场,再好的酒喝起来也寡淡不入口。无论哪家做好事,首先想到要请的人便是八爷。
成也酒,败也酒,八爷压根儿便没有想到会在酒上栽一个跟头。
那一年,大队来了几位城里娃。城里娃来到农村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硬是拖得这几位城里娃眼冒金星,脚打踉跄。身为队长的八爷实在不忍心再让这些细皮嫩肉的城里娃去经受蚂蟥的考验,烈日的蒸晒,锄头的磨砺,便将他们安排守仓库,看田水和记工分。也活该八爷倒霉,公社派来蹲点的干部是一个立场极其坚定,原则性极强的在口号声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他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刻将八爷找来,劈头就问八爷是什么立场。面对比自己小儿子还小的干部的斥问,八爷没好声气地说老八我八代贫农,根正苗红,你小子不配问我的立场。你要有能耐,就别操着手每天指东指西,也去和贫下中农锻炼锻炼。这下可拐了。小干部向来听的是顺耳话,你八爷倒旗杆上绑鸡毛——好的掸(胆)子,竟然敢公开说他不去参加劳动。小干部当场宣布八爷停职反省。
在生产队的会议室里,八爷有滋有味地喝着八奶奶送来的酒,将小干部凉在一边,气得小干部浑身打颤。
这段故事是真是假,谁也没去考证,但这中间八爷有好几年没喝酒倒实有其事。
据乡人讲,八爷在几十年的喝酒生涯中,只醉过一次。
那一年,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路封了,屋塌了,电断了,粮缺了。正当村人一筹莫展时,政府派来了以乡党委书记为首的抗冰抢险救灾队。工作队一住便是一个多月,人熬黑了,累瘦了。望着埋头苦干的干部们,纯朴的村人将一肚子的感激全部化作重建家园的力量。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一片狼藉的家又重现了生机。
当工作队启程离开村里时,八爷率领全村院的人齐集在村口。书记和干部们刚走到村口,八爷高高地擎起酒碗,咕咚一声跪在书记面前。
“八爷,你——”书记慌不迭地去扶八爷。
“书记,我们穷,没有什么敬你们,一碗淡酒,让我代表全村人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
书记缓缓地俯下身子,接过八爷的酒碗,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和着泪水,书记端起碗一饮而尽,然后扶起八爷,使劲地拉了一下八爷的手,沙哑地说了一声“感谢人民”,走了。
望着书记他们的背影,八爷连倒了几碗酒,咕嘟喝下肚,脚下打了个踉跄,八爷醉了。
真的,八爷醉了,醉得痛痛快快!
戏三癫
三癫子是村里最具争议的人,要相有相,要才有才。说相,近一米八零的个头,随便往哪里一站,都给人一种器宇轩昂的感觉;说才,出口能成章,下笔能成文。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每天疯疯癫癫,神经兮兮。
三癫子排行老三,乡亲们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习惯叫他三癫子。三癫子真的是个癫子,只是,他从不打人,从不发脾气,每天从早到晚又跳又唱,他是一个文癫,如果要给他一个准确的称呼,应该叫戏三癫。
村里人说,是刘三姐害了三癫子。这话说出来,实在让人费解,可却又是真真实实的事情。
那一年,电影《刘三姐》映到了我们这个山旮旯,立刻掀起了一股“三姐热”。只要听到哪个院子放《刘三姐》,路途再远,天气再坏,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必倾家而出;干活上山哼着三姐的歌,下河洗衣侃着牛哥的事;闲下来,还有板有眼来一段“茶场对歌”。总之,那一段日子,挂在口里的是三姐,说出嘴的是三姐,谈来谈去的还是三姐——刘三姐把全村的人都逗疯了。
可真真实实疯了的却只有一个刘学文。那时的刘学文刚刚高中毕业,闲得心里长满了荒草,便和公社的电影放映员套近乎,三次两次就热乎上了,于是每晚颠着屁股,挑着放映机去村村院院放电影。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部《刘三姐》被他看得倒背如流。白天唱,晚上唱,走路唱,歇下来还在唱,这一唱便将人唱得疯疯癫癫了。三姐长,三姐短,硬是再没有清醒过来。
论起来,三癫子还是我的叔辈。只因为疯疯癫癫,我们这些晚辈也就不怕犯上,一见着戏癫子便大喊:三癫子,刘三姐来了!三癫子裂嘴一笑,一首山歌便脱口而出:
莫笑我——
我家钱米本不多。
只有一腔情意在,
娶得三姐做老婆。
三癫子边跳边唱,我们就在一旁大喊大笑。
三癫子虽然疯疯癫癫,却学得一手编竹器的好手艺。箕畚、竹篮、筛子等用具,他织成的又好使又耐用。他还会织一些小玩艺儿,诸如蜻蜓、蝴蝶、小鸟……一只只栩栩如生。还记得他曾经织过一个手提金箍棒的孙悟空,将竹条一拉,孙悟空便一个劲地翻筋斗,馋得我们这些小孩子一个个眼冒红光。
你别看三癫子是一个癫子,却有过一段精彩的罗曼史。虽然时间很短,但现在村里人一提起来仍是哈哈翻天。那是有一年的端午,院子里三奶奶娘屋的侄女来看她。三奶奶的侄女生得水灵灵如一坨水豆腐,脑后的一根大辫子一直拖到屁股下,走起路来一起一伏,好看得不得了。黄昏时,她端着一筛衣服到河边洗。恰好三癫子和一群同龄人也在河对岸,望着夕阳下洗衣姑娘的倩影,这一群思春的年轻人,一个个都看呆了。也不知是哪个豆子鬼出的馊主意,竟唆使三癫子去逗三奶奶的侄女。一个说:三癫子,洗衣的那个妹子像不像三姐?一个说:三癫子,三姐在洗衣,你还不唱歌?几经怂恿,三癫子真的傻乎乎地唱了起来:
哎——
十八妹妹长得乖,
水中蛟龙你爱不爱?
哥哥对岸把歌摆,
妹妹你洗衣把头抬起来。
三奶奶的侄女正在埋头洗衣,冷不丁河对岸传来一阵山歌,倒将她吓了一跳。仔细一听,火辣辣的山歌让她觉得脸一下子烧得通红。抬头一看,只见对岸站着一个高高大大的青年,定定地望着她,她忙把头埋下去。
三癫子见没有回音,又唱起来:
水中鱼儿双对双,
树上的鸟儿说着悄悄话。
哥哥的山歌你可听得清,
妹妹你为何不开口唱?
三奶奶的侄女不得不开口了,她把衣服往旁边一掼,猛站起身,骂了一声:不要脸!三癫子一愣,竟忘了开口。旁边早已笑得按住肚子的伙伴,上气不接下气地催促:三姐开口了,打是亲,骂是爱,癫子还不快唱?一经提醒,三癫子又唱起来:
妹妹你不要害羞不要骂,
哥哥我一句句都是心窝窝话。
只要妹妹你点点头。
哥哥我和你配成双。
赤裸裸的表白,羞得三奶奶的侄女端起衣服慌不迭跑回了家,身后留下了一串长长的笑声。
晚上,三奶奶的侄女到我奶奶家打听三癫子的情况。我奶奶说,他是一个癫子,想刘三姐想疯了。三奶奶的侄女便悄悄走了。
三癫子唯一一次罗曼史就这么结束了。
离家好多年了,不知道三癫子现在怎么样了。
来源:魏源风|0
作者:刘明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