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走进七江】陈燕青 :七江印象

来源:《望云峰》杂志2018年第4期|0 作者:陈燕青 编辑:redcloud 2019-09-25 08:43:15
 
—分享—

  七江于我一直是个梦,梦中有七条游龙似的江,她们从望云山西南的一条条山涧启程,漫过原野,汇流成一处,成就了奔腾的气势,绕过一座座村庄,一片片农舍,一个赤足的少年,边走边唱,歌声响彻中国……

  这少年就是名满中外的胡光曙老师。胡老十来岁就以一首《翻身谣》成名,登上湖南诗坛,读初中时就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是生于隆回工作在隆回的第一个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人,潜心创作60余年,著作等身,国家一级作家。 胡老是七江人,他的诗集《七水江,我的故乡》让我对七江充满憧憬和向往。胡老有恩于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结识,我的写作一直深受胡老教诲和扶持。如今,恩师已仙去,我对七江的向往更强烈了。

  第一次踏上七江的土地还在四年前,那次县绿委等联合举办征文赛,我的文章《那山那人》获奖,给奖地点设在七江建华少儿活动中心,但那次只是匆匆一过,没多大印象,只觉得山美水美人美。

  此次采风七江,我既是来寻梦,也是还债。

  踏上七江的土地,四周远山含烟,林木青青,中间一片开阔的大田垅,极目远眺,望不到边际。这是从望云山喧腾而下的溪水经过亿万年冲刷,在西南山脚留下的一片大平原,养育着六万勤劳智慧的七江人民。七水江(四都河)从田垅中蜿蜒盘旋,向西南流去,一座座村庄间杂其间,小桥流水田园人家。天空高远明净,江面江岸干净洗炼,时令已是深秋,田野上数千亩晚稻成熟了,在阳光下向我招手。江中水落石出,溪水冲刷,激起清波,两岸草色青青,碎花点点,三五成群的牛羊散落其中,或低头啃食,或昂首嘶鸣!

  我在七江的大地上徜徉,晚秋的风从望云山飘来,掠过原野,翻起一道道金色的稻浪;飘进天域现代农业园,掠过葡萄串串的长廊,送来百果的清香;飘进守拙园,掠过各种珍稀树木,掀起林荫道上流连忘返的诗人的衣角;飘进移民新村,掠过齐整宽敞的巷道,倾听移民对新生活的颂歌;飘进光伏发电厂,掠过那一片在阳光下跳跃着的银板,述说着村民对新能源的探索……最后一头扎进棉花园,迷转了方向。

  棉花园,一个多么温暖的名字!背靠美丽的望云山,整个村子从山腰铺开,两边是直插云天的望云山余脉,一沟细流从村中流过,溪的两边是田园农舍,溪水清澈,田园平整,农舍依山而建,清幽气派,行走其中,神清气爽。青峰常在,溪水常流,四季山花点缀,村中水泥大道蜿蜒伸向望云山山腰,令你流连,引你攀爬,让你不忍停步。饿了,热情好客的村民捧出家酿的红薯酒待你,如果你在此过夜,村民们会舞起神奇的游龙,跳起火热的碳花舞……。这里虽然地方偏僻,初进棉花园有一种进入桃花源的感觉,可桃花源让人消极遁世,而这里却让人温暖、令人积极上进且不缺桃花源的浪漫。

  这次采风依旧是行色匆匆,梦还照旧,又没能踏访到恩师的遗踪,债还照欠。七江,美丽神奇的七江,我会再来的,等我!

来源:《望云峰》杂志2018年第4期|0

作者:陈燕青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