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报告文学】龙会吟:扶出美丽新乡村——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驻石托村帮扶工作纪实(连载之二)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胡权 2020-06-05 09:19:43
 
—分享—


微信截图_20190115140223_看图王.png


扶出美丽新乡村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驻石托村帮扶工作纪实

作者 龙会吟


二、脱贫攻坚,党建领先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石托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深知,要让石托村的村民彻底脱贫,关键在党支部,关键在村领导班子,关键在全村的共产党员。正所谓“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有人曾经把石托村的贫穷形容成一个个凶恶的恶魔,是这些恶魔把世世代代的石托人围困在贫穷的城堡里。而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的扶贫工作队,就是要带领村民从这座贫穷而坚固的城堡里突围出去。突围是壮烈的,而石托村的这场突围战,却打得风生水起,因为他们找到了开启脱贫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这把金钥匙,是省自然资源厅授给扶贫工作队的“锦囊妙计”。

这些照片先全用上试试,,不限制照片数量,如有缺少 先空白  后补充 (7).jpg

▲资料图:省自然资源厅(原国土资源厅)征用地事务中心支部委员会在石托村开展活动

何庆和他的同事们始终忘不了那个感人的场面,扶贫工作队临行前,省自然资源厅党组领导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工作队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石托村帮扶工作的首位,着力推进软弱涣散组织整顿提升和“五化”支部建设,着力提升村级班子履职能力,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激发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石托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一鸥及其他厅领导两年中多次到贫困村考察指导、走访慰问,每次下来,都要过问党建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这些照片先全用上试试,,不限制照片数量,如有缺少 先空白  后补充 (1).JPG

▲资料图:石托村主题党日暨书记述职测评会

石托村村支两委共5人,平均年龄52岁,全村党员39人,平均年龄51岁,其中流动党员占15人,上级曾下文评定,石托村党支部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来到石托后,扶贫工作队的同志牢牢记住省厅党组的嘱咐,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石托村帮扶工作的首位,着力推进软弱涣散组织整顿提升和"五化"支部建设,着力提升村级班子履职能力,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激发党员干部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石托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他们以“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模式,开展党组织生活,将主题党日活动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将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党员组织活动相互融合,形成了接地气、有实效、得人心的组织生活模式,提高党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吸引力,大大提升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树立起为石托村谋福利的高尚品格,在脱贫攻坚中带头当先锋、带头作表率,勇于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他们充分用好"三会一课"抓手,紧扣脱贫攻坚主题,不折不扣落实组织建设制度。2019年以来,石托村以脱贫攻坚、组织建设等内容为主题,先后召开35次支委会议,4次党员大会和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了7次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强化政治引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升村级班子履职能力,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激发党员干部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石托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新确立优秀村民4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各1人,积极谋划村级后备干部储备。

他们通过新村部“村村响”设备要,定期播报脱贫攻坚的有关政策和重要精神,播放美丽乡村建设优美曲目,宣传辐射全村,提振人心。

四十多年前,笔者曾为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按下“大包干”手印的壮举震撼过,而这次笔者去石托村采访,又为42个鲜红的手印深深感动。

通过党建活动的领导班子,彻底克服了以往软弱涣散的问题,改造成了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坚强堡垒。为了让石托村彻底脱贫,5个村干部向上级写下了承诺书,并盖了5个鲜红的手印。紧接着,又召开村组干部和党员大会,集体写下了一份承诺书,盖上了37个鲜红的手印。这二份沉甸甸的承诺书和42个鲜红的手印,凝聚成一道庄严的誓言:打胜脱贫攻坚战,誓教石托换新天。

这些照片先全用上试试,,不限制照片数量,如有缺少 先空白  后补充 (2).JPG

▲资料图: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2019年6月27日,石托村村支两委、村民小组组长、入党积极分子、所有在家党员、优秀村民代表共40余人,在村扶贫工作队和镇驻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伟人故乡韶山和长沙市光明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他们身着红色T恤,拉着红色宽大横幅,站在毛泽东主席的雕像前,想起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磅礴诗句,心潮澎湃,豪情激荡,在心里刻下了铮铮誓言:为了石托村彻底脱贫,为了石托人们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

村支书胡慎荣,过去面对石托村的烂摊子,曾经产生过卸担子的念头。现在,为了石托村早日脱贫,他自觉地往肩上加担子。

村主任陈仲南,工作起来劲头十足,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

不到几个月,上级又行文,摘掉了石托村村支两委软弱涣散组织的帽子。村干部们激动得流泪,村民们为村里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而奔走相告,欢欣鼓舞。从此,村干部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是不脱产干部,常常在处理完党务村务事情以后,再去照顾自己家的农活。书记主任不论值班与否,都能来村部议事,处理信访纠纷。村秘书时常要干完本职工作后,再回家犁田干活,他的家人没有半点怨言。妇女主任是村医,病人多,但这没有影响她干村务工作,把村里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综治专干每天中午都得给孙女送中饭,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忙来忙去,越忙,越热爱村里的工作,嘴里成天哼着快活的小曲儿。2018年度石托村党支部被评为全镇“村级绩效考核评估与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烤烟生产先进单位”,石托村“五化”支部建设达标。

552059610008330686.jpg

▲资料图:“四点半课堂”

石托村3-18岁的娃娃有50多个,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扶贫先扶智,扶智更要从娃娃抓起。扶贫队员们发现,这些学生娃娃每天放学回家特别早,除了做家务外,写作业的时间非常少,学习环境也很差。为了改变家庭教育状况,扶贫工作队在新建的村部设置了“四点半课堂”,将“四点半课堂”与文化阅读室相结合,面向全村小朋友开展课外辅导和阅读引导,工作队队员充当临时老师,给他们发放奖品,不仅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村民农忙时减轻了照看孩童的负担。“四点半课堂”经过装饰,配备了许多标语器材,整理归纳了近1000多册图书,供小朋友们和有需要的村民阅读学习。六一儿童节到来时,扶贫工作队以“我心中的美丽石托”为主题,组织小朋友们开展迎六一活动,通过绘画、写作、朗诵等形式,评奖展示,发放奖品,激励娃娃们热爱家乡,热爱学习的热情。

石托村现有退休及在职教师12名,扶贫工作队既充分尊重他们,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又充分发挥他们在扶贫先扶智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多次组织他们座谈,为怎样办好“四点半课堂”建言献策,希望他们在未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做风尚的引领者。

村民雷高华是滩头镇中学退休老师,退休后长期居住在外地,回乡后看到石托村的变化感到由衷高兴。他说:“扶贫工作队都是外地人,能为石托村的脱贫做出这么多的无私的奉献,我作为石托人,更应该为石托村的脱贫致富,竭尽绵薄之力了。”

抓党建促脱贫这把金钥匙,打开了石托村两委的责任之门,也打开了全体党员的理想之门。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支两委和全体党员带领全村村民,开拓进取,发奋图强,一场脱贫攻坚战,在石托村的大地上,波澜壮阔地展开。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胡权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