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949年10月11日,隆回正式宣告解放

来源:《隆回文史》第一辑 作者:《隆回文史》 编辑:胡权 2021-05-13 11:08:51
 
—分享—

解放前夕的隆回, 县政权摇摇欲坠, 县长似走马灯式的更迭, 封建势力猖獗, 党团斗争激烈,地霸欺压盘剥,政府抓夫派款,物价暴涨,怨声载道,民众叫苦连天。土匪和散兵游勇的抢劫骚扰,搞得民不聊生,人心惶惶。广大群众盼望早 出苦海见青天。 

1949年上半年,在我军胜利进军江南的大好形势鼓舞下,隆回人民特别是一些热血青年,就自发地开展革命活动,宣传解放战争的形势,迎接解放,六都寨、金石桥、司门前、荷香桥、三阁司、桃花坪等地,以暑假回乡的学生为骨干,组织“为民读书社”、“新民主主义协会”等,学习毛主席著作,印发革命传单,张贴标语,有的还投寄《致乡保长的公开信》,有的把标语贴到了伪县政 府门口,这些活动对于震慑敌人威风,启迪人民觉悟,造成解放声势,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

 当时,进步人士纷纷举行起义。1949年5月,驻在湘西的国民党游杂武 装雪峰部队中队长欧阳芳(小沙江人),带领数十人,四十多支枪,自动脱离雪峰部队,来到新化奉家山和金石桥冷溪山一带;不久,经溆浦县龙潭四益商店老 板姜定跃介绍,与我湘西地下党负责人谌鸿章取得联系。6月初,欧阳芳带领三 人到宁乡找到了党领导的湖南人民解放总队三支队, 被安排在政工队学习半个月后。7月回隆回开展活动,在驻地金石桥冷溪山组织进步青年和教师五十余人办训练班。8月7日,欧阳芳派奉孝金到宁乡,向湘中三支队汇报,请求收编,给予番号,派人去领导。经湘中三支队政委张伯伦、副司令员尹泽南、副参谋长胡 戈 (又名胡南仲) 等三人进行研究决定,编入湘中三支队第八团,并下达了命令,委派欧阳芳为副团长,胡戈为政治委员,随文颁发印章一枚,文曰“湖南人民解 放总队湘中第三支队第八团”。

从此,欧阳芳部一百余人,要湘中三支队的领 导下,采取分散力量打游击的方法进行活动,尔后,在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 隆回、新化围歼陈光中匪部等战役中,均起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伪县自卫总队分队长胡荷田(又名胡杰) ,荷香桥人,在我地下党员吴步程的教育下,于1949年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率部三个班, 五十余支枪,在西胜乡(今荷香桥)起义,仅四天,因受国民党分子郑振湘拉拢 叛变,被邵阳伪专员胡惕率部队在牛皮岭击垮。 所有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敌人营垒,对我县的解放事业起了支 持的作用。

 我县地处湘中偏西南,湘黔公路横贯南境四十多公里,是长、衡、邵通往湘 西、广西和贵州的交通要冲。“衡宝战役”是第四野主力和二野一部于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在衡阳、宝庆和湘西一带围歼国民党军队的战役。敌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将其桂系部队主力张淦、徐启明、黄杰、鲁道源及刘嘉树 等五个兵团十一个军二十六个师共二十余万人参战,宝庆及以北之新化、桃花坪 为敌一兵团十四军防守。白崇禧见解放军大兵压境,衡宝线仅留十四军六十师、 六十二师等部队于桃花坪、邵阳间警戒,掩护主力撤退,10月7日零时,白的主力开始全线退却,欲逃往广西老巢继续顽抗。敌兵团司令黄杰率一兵团及十四军溃退我县桃花坪一带,驻扎三天,四处抓夫派款,强抢恶要。

10月11日,我四野第四十九军一四七师一四七师由邵阳市湘黔公路进逼隆回。 黄杰等匪部未触即溃,清早,大烧辎重,仅马路上烧毁的汽车就上百辆,衣服布匹及各种军用物资 不能带走的就贱卖、烧毁或丢掉,弹药破枪到处可见,混乱已极,仓惶向西逃窜 。 我军某部一支先头部队追击, 归来时, 在铜盆江 (距桃花坪五公里的潼关湾) 连人带马渡船过河时,因战马在船上惊跳,导致船翻,船上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 。下午六时,解放军所向披靡进驻了桃花坪。伪警察所60名警士全部被俘, 所长罗尧卿只身逃跑。从此,隆回正式宣告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 统治,开始进入新的历史纪元。 

县址的设立,由于当时隆回北部未解放,加之又不通公路,经请示地委同意,县治暂设桃花坪。

来源:《隆回文史》第一辑

作者:《隆回文史》

编辑:胡权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