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 | 陈扬桂:驸马传奇

来源:《望云峰》2022年第1期 编辑:卢春玲 2023-02-15 16:17:26
 
—分享—

驸马传奇

陈扬桂  搜集整理


在湖南隆回周旺铺镇原朱溪、江平、文田三村(现并为群胜村)的中心,有一座圆锥形的小山。山上安葬了陈姓远祖陈福祖,因此被当地人喊作“福祖山”。

陈福祖,谱名祖福,明代末年时期人,是南唐征抚梅山大将军陈伯万的第30代、北宋宰相陈尧佐的第24代孙,如今周旺一向的陈姓,基本都是他的后人。

在这一向,一提起陈福祖,人们都啧啧称奇。

一个大字识不得一箩筐的粗人,却被皇上点为驸马,这能说不奇吗?陈福祖之所以能够交上这样的桃花运,得益于他英俊高大,孔武有力。那年朝廷举行会试,他有幸被一位举子雇为挑夫,护送举子进京赶考。这一届会试,皇上心里高兴,破例宴请了所有应试的举子。陈福祖随着他的主人走进了宴会厅,自己找了个靠柱子、不打眼的地方坐了下来。在摆酒上菜之前,皇上宣布,先给他视为掌上明珠的公主招驸马,程序是由公主抛绣球,谁接到绣球,就招谁当驸马。

美丽的公主捧着一只红绣球走到台上时,想起了先天晚上做的一个梦:梦里,一条小龙沿着柱子向上攀爬……她于是往柱子边张望,正好与陈福祖四目相对。公主见他长得英俊魁伟,心生爱意,毫不犹豫地将绣球向他抛了过去。那绣球不偏不倚,正好落入陈福祖的怀里。

公主的红绣球让陈福祖“捡”了,应试的举子都极为羡慕、嫉妒,纷纷起哄:“他是挑夫!他是挑夫!”然而,皇上一言九鼎,说出来的话是不会收回去的,加上公主也真的喜欢帅气逼人的陈福祖,皇上便正式确定招他当了驸马。

公主下嫁陈福祖的日子,正是会试放榜的那一天。事先,皇上征求陈福祖的意见,是留在京城还是回湖广宝庆去。他听说驸马只能为吏不能做官,便要求偕带公主回到山清水秀的朱溪冲去。那天一大早,主人带着陈福祖去看榜,可是,从上看到下,又从下看到上,寻寻觅觅好几个回合,都没有找到他的名字。这位名落孙山的举子,摇身一变,当上了陈福祖娶亲队伍的接亲人。那一天,老长老长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地从京城南下湖广宝庆府,再西折向周旺铺进发。牵着马趾高气扬地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那位落选的举子。陈福祖披红挂彩、春风得意地骑在同样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上,紧随其后的是公主乘坐的大红花轿,后面一长溜都是随侍公主和驸马的仆役丫环,以及挑运彩礼的马夫、挑夫。

陈福祖当驸马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朱溪冲,朝廷事先拨了款子、派来工匠,将朱溪冲的槽门修缮一新。陈福祖娶回公主的那天,整个朱溪村沸腾了。乡亲们一大早就走出槽门好百米远,来槽门正对着的水井边迎接这对披红戴彩的新人。看到乡亲们齐聚井边欢迎,公主主动走下轿子,随同迎亲的人们缓缓步向槽门。从此以后,公主下轿的井边又多了个新地名“轿面前”。

陈福祖领着公主回来后,用公主娘娘的嫁妆置换了大片农田,过着衣食无忧,兼济乡邻的日子。从此,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一个专门做好事的大善人。

话说周旺铺西边的高田铺有个孝子,把老板给他去洞庭湖买鱼水(水中产有鱼卵)的钱,拿来为老娘治病花掉了。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别人都把鱼水买回来了,他还迟迟不能动身。老板催得急了,他只得抓起两只鱼水袋赶路。孝子来到周旺铺分水坳,见农田里都灌满了水,只等插秧了。他想:这些农田都是驸马爷陈福祖的,他家有的是钱,何不向他讹些钱来买鱼水?想到这,他走到一个背人的地方,把两只鱼水袋装满水,然后坐在田基上歇息。过了一阵,孝子看到陈福祖走过来了,便用扁担挑起两只鱼水袋,摇摇晃晃地走在田基上。突然,孝子故意滑了一跤,跌倒在田基上,两只鱼水袋里的水全部倒进了农田里。孝子坐在田基上,望着陈福祖嚎啕大哭起来。

陈福祖赶紧走过来,问道:“年轻人何方人士,为何在此嚎哭?”孝子抽抽泣泣地说:“我乃周旺铺西十里高田铺某氏,此番去岳阳担鱼水,指望挣个脚力钱给老娘治病,不料把一担鱼水倒进了你的田里,非但脚力钱落了空,还要倒赔老板的本钱。”说罢,又是一阵呼天抢地,大哭大嚎。

陈福祖轻轻拍着孝子的肩膀,劝他不要伤心,将买鱼水的本钱和脚力钱一并递到孝子的手中,叫他抓紧时间再去岳阳买担鱼水回来。

孝子接过钱来,向陈福祖道了个千恩万谢,便脚底生风般地向岳阳赶去。

才刚过了一七工夫,孝子就挑着鱼水返回来了。当他重新踏上陈福祖的田基上时,想起驸马爷对他的好,心里一阵惭愧,便倒出一些鱼水放进农田。

这年秋后,农田里到处都是肥嘟嘟的鲜鱼。陈福祖一高兴,就把那片农田开成了一百零八口池塘,专门用来养鱼。从那时起,周旺铺这个无江无河的干地方,却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鱼基地,“周旺铺鱼”也就被邵阳古城著名塾师陆蔚奇写进了蒙学教材《君莫笑》中。

积善之家有余庆。陈福祖家槽门前有口四四方方的水塘,塘里有一条金丝鲤鱼。他还很小的时候,只要谁喊声他的名字,这条金丝鲤鱼就要从水底跃到水面上来。后来,他行善的美名传了出来,一只金鸡慕名来到这口塘里,每天清晨,这只金鸡都要为陈福祖生下一枚金蛋。他家从此有了用不完的金银财宝。也有人说,陈福祖积德行善的美名传到云南四川去了。成都府有个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家中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可是,一天清早,他去银库一看,全没了!他急忙打开大门察看动静,却发现门外聚集了一大群波鸟(白鹭)。那群波鸟见财主开门了,呼拉一下全飞上了天。已经是冬天了,波鸟却反常地往北方飞去,财主意识到它们一定是银库里的银子变的,便跨上马去追。

一路追到朱溪大院子的槽门边,成都财主把马拴在槽门外的拴马桩上,便跨进槽门,叩开了陈福祖的家门。成都财主一路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此时的形象跟个乞丐毫丝无差了。可是,当门子把他带进屋时,陈福祖却非常客气地吩咐下人上茶敬客,把他请到客厅的上宾席坐定,问道:“贵客匆匆赶来寒府,有何贵干?”客人弄不清陈福祖的身份,回答道:“员外,可否去银房看看,储藏的宝物是否多了?”陈福祖疑惑地走进银房,出来时,脸上挂满狐疑,自言自语:“怪了?一夜之间,怎么多了不少银子?”接着,向来客问道:“不会是您送来的吧?”成都财主知道这一切完全是天意,不敢把天机点破,只得敷衍道:“不是我送的,是上天赐给您的!”

陈福祖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也相信是上天又一次在眷顾他,也就不再追问了,只是每天好酒好菜地招待着这位远方的来客。

成都财主在陈福祖家里住了一段时间,离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提出告辞回家。陈福祖吩管家打发丰厚的礼物,他却坚辞不收。陈福祖便把管家叫到一边,要他抓紧打些糍粑,每块糍粑中塞满银元。安排妥当,回到客厅,对客人说:“本来想留您过了年再回去,但您执意要回去与家人团年,我也不便强留。不过,您至少还要呆一天,我今天陪您到处转转。”

第二天,成都客人挑着陈福祖霸蛮送给他的一担糍粑上路了。当他来到桃花坪过渡的时候,河面已经结冰,渡船也停摆了。他找来摆渡的老人,请求帮忙渡他过河。河面已经封冻了,怎么摆渡呢?老人本想拒绝,但一想到雇他摆渡的驸马爷一再告诫他,要急人之难,乐于助人,便提着一把铁锤,每敲开一段冰面,便把船向前面挪一点。好不容易渡到对河,客人十分感动,坚决要用这担糍粑答谢老人。老人不肯接受,他就说:“这样坏的天气,这么远的路程,一担糍粑怎么能挑到四川。您老不收,我也不要了。”说着,跳上岸去,向西南方向迈进了。

望着客人远去的背影,摆渡老人摇摇头,把船划过河,见没有人过渡,便把糍粑送到陈福祖家去了。

送出去的糍粑一个不少地回来了,陈福祖感慨不已,他将糍粑作为过年礼物,分给每一个长工短工。剩下的他自己一家老小吃了,包在糍粑里面的银子被他收集拢来,在吉昌斋开了一家店铺,取名叫“陈旺铺”。

陈福祖在生的时候,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旺铺生意都红火得很,“陈旺铺”也因此变成了这个地方的地名。可是后来,陈旺铺变成了周旺铺,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周姓人的兴旺,光绪《邵阳县志》是这样说的,周廷原开了一家旅店,有个客人遗落金钱在床上,他整理床铺时发现了,赶紧追上去还给了客人。这个客人是隆回人,后来廷原的儿子去隆回做生意,常常得到客人的关照,生意越做越大了。而当地人则把县志记载与福祖故事揉合起来,说是有个湘潭人在周姓的伙铺住宿,把钱掉落在客房里走了,周姓老板想办法把钱还给了人家。后来,这个周姓老板去湘潭买鱼水,得到湘潭人的关照,把鱼生意做大了。随着周姓的兴旺,周旺铺也就叫响了。

陈福祖去世的时候,他的后人原本不打算把他葬在现在这座福祖山的。当时,他们看上了文田隔壁的滩头托里村的一座小山,事先花重金把这座山买了下来。可到了陈福祖的灵柩出殡那天,托里陈家见福祖公这一房的气场太旺,后悔了,不同意陈福祖葬到那里去。当朱溪陈家将福祖公的灵柩抬到江平与文田之间的田垅边时,托里陈家的男男女女齐聚过来了,他们挡在小溪的另一边,坚决不让灵柩越过小溪。福祖公的后人从家里担来白花花的银子,向托里陈家的人们撒去,心想等他们捡银子的时候,一鼓作气地冲过去。哪晓得人家任凭银子雪片般的落在身边,没有一个低头去捡的。朱溪陈家只得把灵柩停在田垅中间一个小土丘上,再请地仙为福祖公另择佳城。

然而第二天,朱溪陈家在现福祖山为福祖公打好金井,来抬灵柩时,却发现灵柩已经全部被蚂蚁运来的黄土覆盖得严严实实了。而灵柩停放的这一条田垅两边的人家都生火不燃,家家断了炊烟。人们只得把福祖公的灵柩从黄土里起出,抬到福祖山上去安葬。因原来停柩的地方是一块蚂蚁朝凤的宝地,陈福祖的后人在那里建了一座庙宇,取名为“凤家庙”。那庙至今还在田垅中间保一方平安。

陈旺铺逐渐衰落,为周旺铺所取代,说起其中的原因,不能不提到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一个是说,朱溪冲满垅肥水都是从上头的荐楼边流下来的。为了天旱季节放水方便,朱溪冲世世代代都有与荐楼边结亲的传统。笔者的奶奶就是荐楼周家嫁过来的,而今,我老婆又娶自荐楼边。当年,陈福祖的妹妹就嫁在荐楼边,她的儿子后来寄养在朱溪陈家,稍大一些后,帮着舅舅陈福祖放牛。这个外甥大爷放牛放到十五六岁,突然对舅舅说:“我不给您放牛了!”陈福祖问道:“不给我放牛了,你想做什么?"

“我要回去修一座箭楼!”

“你要是修起了箭楼,我这库房里的钱都归你!”陈福祖轻蔑地望着自己的外甥。

外甥不管三七二十一,回到家里就破土动工了。他盲目地挖了七七四十九锄后,就挖出了一坛白花花的银子。接着,他又盲目地挖下去,挖到九九八十一锄时,又挖出一坛黄灿灿的金子。有了这些金银之后,外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箭楼修好了。

箭楼修好后,成为当地一座标志性建筑,这个地方也因此被人叫成了“箭楼边”,后来以讹传讹,村子被写成了“荐楼村”。荐楼边后来比朱溪冲似乎还真的要昌盛一些了。

陈旺铺渐渐衰落的原因,另一种说法与《声律启蒙》的作者车万育有关。相传,皇安寺的车翰林车万育是陈福祖的外孙。有年正月初二,车万育随大人来给外公拜年。大人们都给福祖老爷下礼,唯独车万育一动不动。望着只顾玩爆竹吃糖的小外孙,陈福祖假装生气地问他:“为什么没大没小不下礼?”

才四五岁年纪的车万育不知天高地厚,信口开河:“您是驸马爷,我将来要点翰林,都是皇帝身边的人,平起平坐。”


陈福祖听了哈哈大笑道:“你这小子野心不小啊!你要点得了翰林,外公这万贯家财都白送给你!”

陈福祖不经意的一句话,后来都兑现了。康熙年间,车万育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陈福祖虽然没有看到,但陈氏子孙后来没有守住福祖公的辉煌倒是事实:吉昌斋的风水转到了花屋里,陈旺铺被周旺铺取代;驸马爷桂冠上的光环,渐渐被翰林的红顶子所遮掩。这真是:

山冲冲里住公主,无江无河鱼上书。

成都银子变波鸟,飞进朱溪善人居。

陈旺铺成周旺铺,驸马光环翰林除。

风水从来轮流转,翘首再盼奇迹出。

来源:《望云峰》2022年第1期

编辑:卢春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