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世界近代化思潮的冲击下,中国社会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魏光焘作为湘军集团中的重要成员,是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烽火中逐渐成长为一位高级军事将领和封疆大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潮流的涌动和深入,学界除对以往太平天国和回民起义的研究进行深刻反思外,且出现了对晚清农民起义对立面进行探讨的热潮。多维度、广视野的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及其集团人物的研究论著成为目前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作为湘军重要人物的魏光焘,也理应引起学界的关注和研究。下面,我简单回顾一下魏光焘在晚清主要活动:
早年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陕甘回民起义,这是魏光焘初露头角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其主要成就集中于军事方面的才能。收复浙江、率部和太平军侍王李世显作战、攻灭太平军余部汪海洋部,在许多战斗中显示了其领军、治军才能。奉调陕甘后,捣毁捻军悍将袁大魁老巢,将其一举歼灭,继又率师直抵陇东,切断宁夏回民军援兵。陇东平定后,实心办理善后,以恢复陇东经济、修复传统文化、开发陇东为已任,其文治武功皆可圈可点(详细情况在《魏光焘评传》中),因其军事和政治才能出类拔萃,颇受左宗棠称赞和信任。为稳定和建设甘肃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收复后,魏光焘在左宗棠和刘锦棠的大力举荐下,担任建省后第一任新疆布政使。当时,新疆巡抚刘锦棠因湖南原籍祖母年高病笃,且因久经战阵,积劳成疾,故治理新疆显然力不从心。因此,新疆建省和军务善后的重任落到了魏光焘的肩上。他对于规划新疆建置、城垣修建诸多繁重工作均历任其艰,不辞劳苦。刘锦棠回籍省亲后,魏光焘以布政使身份护理新疆巡抚,期间,料理刘锦棠任内遗留问题,诸如满营迁并、塔城改制、查实伊犁善后工程贪污案等。此外,实施了对新疆落后之区罗布淖尔的大规模开发举措,布置新疆防务、与俄国方面力争界务等活动,不仅对于建设和稳定西北边疆功绩卓著,而且维护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魏光焘从新疆回籍后,即在湖南家乡以奉亲归养为志。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的淮军累战皆败,迫使清政府不得不重新起用能征惯战的湘军老将。魏光焘作为长期征战南北的宿将,遂成为清政府可资倚重的力量。清廷连发五道上谕,下令魏光焘募军北上,抵抗日本侵略军。在清廷的多次催促下,魏光焘只好移孝作忠,在丁忧未满“请求终制”却“碍难准行”的情况下,不顾自己已经56岁的年纪,急忙召集旧部,募集新湘军3000人,于光绪二十年九月开赴山海关,取道锦州,兼程北上辽东抗日。军行3个月,冰天雪地,奔驰万余里。与日军拼死血战牛庄,表现了魏光焘作为旧时代一位军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甲午战后,魏光焘受任主政陕西。担任陕西巡抚之时,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时期。因受甲午战败的刺激,魏光态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顺应历史潮流,开启了陕西维新变法的新时代。在陕西组建游艺学塾和崇实书院,以“中体西用”的思想培养和教育学生,创办陕西中学堂,试图从文化角度改变中国落后之状;大力编练新军,采用新式操法训练士兵;整顿陕西经济,以民生为重,储粮备荒、整顿陕西鸦片厘税、修建陕西水利工程等,对于陕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为了改变晚清官场的陋习和劣政,严厉惩处陕西不法官员,为陕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庚子事变爆发后,魏光焘一面大力加强西北地区防务,同时派兵.北上勤王。
他是第一位上疏力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赴西安避难的清方官员,可见其对时局的把握和认识是十分独到而精辟的。
辛丑和议后,魏光焘奉命督滇。面对云贵地区落后而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魏光焘首先以稳定地方为要旨,大力剿除长期扰乱云南边境的游匪势力;顺应清廷举办新政的旨意,设立云南课吏馆,对改变当时官员智识低下和孤陋寡闻的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在云南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勉为其难,编练新军,为偏僻的西南边陲注入了一丝近代化的活力;中外交涉是魏光焘主政云南时期的一大亮点。腾越开关及其管理、办理
昆明教案、滇缅界务争端交涉、滇越铁路谈判、中英、中法矿务交涉,均是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和利权的重要事务,魏光焘面对强敌,在交涉中毫不示弱,以理抗争,在弱国外交的局面下,为中国赢得了部分领土和利权。此外,主政云南期间,一如既往地以文化作为富国强兵的良方,向日本输送留学生、旧式书院改造为高等学堂,开启了云南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为云南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杰出的新式人才,为云南的教育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出任两江总督,是魏光焘宦途生涯的巅峰,也是其由边缘走向中心的重要一站。此时,也正是清末新政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任内,他厉行整顿两淮盐政、推进两江地区的近代化教育(筹办三江师范学堂、军事学堂、改设江南实业学堂); 成功部署两江地区的防务建设(改革南洋军制、整顿江宁省城内外防营、巡视沿江炮台、购置新式船舰、添防江阴、镇江要隘),推动了江苏军事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让旧式江南制造局在新政的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魏光焘与张之洞联手改革江南制造局的管理、人事,虽因清方官员铁良的插手最后功亏一篑,但这种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日俄战争爆发后,魏光焘与盛宣怀等人向清政府奏陈“安危大计”,从外交角度,力请朝廷利用国际关系采取均势政策,以避免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战后,又采纳张謇建议,和张之洞等人向清廷奏请预备立宪,刷新中国政治,以图自强;为了维护赣粤边界虔虏地区的社会稳定,因地制宜,对于该地的行政建制进行调整;开办镇江警政,成为江苏较有影响的一项举措:“苏报案”是一件轰动中外的事件。作为两江总督的魏光焘只能遵照清廷意旨办理,和西方列强协商革命党人引渡之事,全程参与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如果抛开“苏报案”清政府捕拿革命党人、封闭苏报案的事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加以考量,各国使领、工部局干预“苏报案”,无论是参与镇压,或是拒绝引渡,确属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因此,作为清政府体制中的成员,魏光焘在苏报案中的活动也是可以理解的。
闽浙总督是魏光焘宦途中的最后一站。在福建,他大力举办新政,积极推动福建近代化的进程。同时,面对福建官脑局案、日本在福建传教问题以及矿务开发中的交涉事宜,以相关条约为依据,和西方列强据理力争,试图维护中国利权,防范列强进一步实施对中国的侵略。
总之,魏光焘作为晚清时期尤其是中后期一位重要的封疆大吏,历经道、咸、同、光、宣统以及民初时代。在晚清大变局的形势下,其人生经历、宦海生涯无不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他在农民起义战争的烽火中历练、成熟,积累了丰富的治理边疆的经验,使其具备了优秀的封疆大吏的素质和能力。他治理西北和西南边疆的诸多建设性举措,对于当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而且对于维护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他的顺应历史潮流,能够“因时而变”的思想,对于改革开放时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极为有益;魏光焘外交方面与列强抗争的部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所谓“弱国无外交”的固有观念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外交关系、发展与世界各国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反抗外国侵略、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方面,魏光焘也为我们做出了楷模。
他不顾年事已高、在家守制的特殊时期,面对日本侵略,毅然挺身而出,北上抗日,和日本侵略者拼死血战。这种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抛弃个人利益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仿效和学习。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国间军事冲突此起彼伏。魏光焘积极抵抗侵略、筹办防务的爱国行为和远见卓识,对于当前的中国国防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而“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每位中国人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魏光焘爱国主义精神予以充分地认知、传承,具有强烈的时代和现实意义,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今天,我们纪念这位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终生的古圣先贤,缅怀魏光焘先生的丰功伟绩,将其治边思想、外交思想、近代化思想弘扬光大,继承魏光焘先生的遗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魏光焘先生生前的宏愿,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理想所在。
来源:《魏源研究》杂志
作者:赵维玺
编辑:马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