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风拂过梯田,百合清香漫卷湘中。时值盛夏,隆回县三阁司镇的层层梯田间,饱满的龙牙百合鳞茎悄然成熟。种植大户张良财正带领村民小心翼翼地采挖,如同对待珍宝:“个大、色白、瓣厚,品质顶好!今年订单早满了,直发粤港澳!”
(龙牙百合基地。)
这颗曾被深藏雪峰山麓的“白玉”,历经百年沉淀,正借助科技赋能、品牌革新与全链条升级,从“土产山珍”蜕变为隆回走向世界的闪亮“白金名片”。
富硒沃土铸就百年底蕴
清朝《宝庆府志》有载:“百合,邵阳出者特大而肥美。”隆回龙牙百合以其干品瓣形肥大微弯,色泽洁白至宝黄,形似龙牙而声名远扬。
早在1913年,隆回桃花坪便有购销宝庆龙牙百合十多万公斤的经销业务,足见当时其市场影响力。1926年,隆回宝庆龙牙百合产量达到15万公斤,产品更是远销东南亚各国,成为当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1958年,隆回红旗人民公社因发展龙牙百合等产业出口创汇业绩突出,荣获周恩来总理签颁的国务院奖状,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这份荣誉是对隆回龙牙百合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
一流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道地的隆回龙牙百合。作为龙牙百合的核心产区,隆回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适宜的温度为龙牙百合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条件。而雪峰山富含硒元素的土壤,更是赋予了龙牙百合独特的品质,鳞片肥厚微弯、色泽宝黄如玉、绿原酸含量达国家药典标准3倍。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让隆回龙牙百合在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上独具优势,成功荣获“龙牙百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
(龙牙百合。)
然而,百合种植并非一帆风顺,连作障碍是一大难题。通常情况下,水旱轮作需要间隔3年以上、旱地轮作需要8年以上才能再植百合。如果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两茬以上的百合,即使采用正常的栽培管理措施,也会出现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和生育状况差等现象。
为破解这一难题,隆回县积极与科研机构对接,创造性地提出“百合-水稻”轮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在种质提升方面,隆回县联合湖南农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共建种质资源库,选育出多个抗病高产的龙牙百合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超95%,为龙牙百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质基础。
不仅如此,隆回县还通过制定统一的种植规范和品质标准,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痛点,构建了产业价值链延伸的基础平台,全县建有龙牙百合百亩示范片25个,实行产区精细管理,统一品种、技术和管理,使百合优质率大幅提升。
如今,隆回县龙牙百合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龙牙百合干货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总产值将突破30亿元。
全链升级激活“白玉价值”
在隆回县桃洪镇的湖南省瑞源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动作娴熟,剥百合、称重、分装工作有序进行。
“去年我们公司销售额达1.2亿元,今年预计可突破1.7亿元。”该公司负责人文爱华高兴地说道:“这几年,得益于县里政策的支持,我们公司不断延伸百合产业链,通过精深加工,提高百合附加值。目前已组建技术研发室,研发了百合酒、百合酵素等多个产品。”隆回龙牙百合畅销广东、浙江等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其精深加工产品更是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长期以来,隆回龙牙百合主要以鲜百合、干百合片的形式出售。由于产品品类相对单一,且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限制。
为此当地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百合由初级农产品向多元精深加工产品转型。该县编制《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一特两辅”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配套出台《隆回县支持以金银花、龙牙百合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试行)》,确保政策与规划同频共振;建立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链长的产业链专班,设立副县级领导专职“中药材产业指挥长”,统筹部门资源,年投入财政资金超5000万元。
同时,积极与湖南农大、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功开发出包括食品、饮品及化妆品等多个系列的高附加值产品。
除了食品加工领域,隆回县还积极拓展百合的利用价值。前不久,隆回县北山镇3000余亩百合花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该镇以百合产业为核心,通过规模化种植、全产业链开发、三产融合等模式,建成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百合产业,打造“百合花海”景区,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形成“春赏花、夏采果、秋品茶、冬购礼”的四季消费场景,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在精深加工和产旅融合的双重驱动下,隆回龙牙百合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附加值持续提升。如今,隆回县已经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文旅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风景”的华丽转身。这朵曾经的“山间百合”,如今正以更加多元、更加时尚的姿态,绽放在世界的舞台上。
双线融合打通全球市场
“嘟——”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一列满载着隆回龙牙百合的跨境运输车辆从隆回发出,这批总价值约60万元的4吨龙牙百合,将以“跨境一锁”模式直通香港,最终端上香港市民的餐桌。这样的场景,在隆回县早已不是新鲜事。作为湖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尖兵”,龙牙百合出口量稳居全省单品第一,成为隆回县对外开放的一张“白金名片”。
(龙牙百合喜获丰收。)
隆回龙牙百合的“出海”之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湖南百合专辑》记载:“邵阳地区为湖南百合的著名产地,产区分布各县,又以隆回产量为最多,品质好,富有代表性,市场所称‘龙牙百合’,大部分产于隆回,历年均有向西方国家输出,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享负盛名。”这段历史,为隆回龙牙百合的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升龙牙百合的市场竞争力,隆回县联合大参林药业集团、中集集团聚力打造集仓储、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隆回道地药材产业园,开发共享云仓储平台,建成国内最大的以龙牙百合为主的专业交易集散中心。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国最大的龙牙百合专业交易集散中心!”产业园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如今,这一目标已初步实现,龙牙百合通过该产业园及周边集散市场的交易销售量占全国销量的80%以上,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外消费者青睐。
在稳固国际市场的同时,隆回县也积极布局国内市场,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在湖南省有客瑶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即食百合米粉、百合面、百合精粉等产品琳琅满目。作为一家专注于百合产品开发的企业,该公司去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销售百合400余吨,其中线上销售占比逐年攀升。
“我们不仅要做大出口,更要让隆回龙牙百合走进千家万户!”公司负责人表示。除了线上销售,隆回县还在各大城市的超市、农贸市场设立专柜,开展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与餐饮企业合作,将龙牙百合产品引入餐饮菜单,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百合的美味。
从雪峰山麓的珍馐美味,到征服国际市场的“白金名片”,这朵承载着历史文脉与现代科技的百合,正以破竹之势绽放产业振兴的芳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郑丹枚 范锡清
编辑:罗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