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隆回县迎来数百名嘉宾。嘉宾参观了小沙江镇攀丰生物乡村振兴馆、光龙村金银花基地、鸿利药业金银花仓储基地、白马山药业冷链物流基地,以及承载龙牙百合、金银花等加工、销售的“道地药材产业园”,他们流连忘返,频频颔首称赞。
“嘉宾”是参加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暨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简称展销会)的代表——来自全国中药材界领导、专家教授、著名经销商、商会和媒体负责人等“精英”。
两张“名片”
金银花、龙牙百合,都是隆回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7月,笔者登上平均海拔1350米的“小麻虎”地区——位于隆回县西北部的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3个乡镇,只觉通体凉爽。这里海拔较高、山多地少,不盛产粮食,却适宜金银花、玉竹、黄精等中药材生长。
此刻,可见漫山遍野的金银花,累累花蕾压满枝头,清新花香弥漫山间。花农们穿行其中,忙着采摘金银花。
我国最早中医药专著《神农本草经》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效。”它是茶饮仙子,也是药用珍品。作为“代表性药物”,金银花在非典、甲流、新冠病毒防治中,功高至伟。
吾爱金银花,兼爱其习性。它不惧环境,不辞脊壤,固土保水,傲霜斗雪,当年新枝孕蕾开花。农谚:“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难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金银花,以“忍冬”名之。
宋代,金银花之茎叶花皆入药,明清才贵花贱藤,“以花入茶饮之”。入茶,金银花顿时芬芳四溢,气爽绕梁。1990年代,隆回组织种植金银花、杜仲、厚朴、白术等中药材,金银花一家独大。
虽贵为“南国花魁”,但是,隆回金银花不摆谱、不显势、不乖张,示人以芬芳而朴实、坚强而率性。
由此想起“金枝玉叶”的龙牙百合。
龙牙百合一是挑土质。不能湿也不能干,不能太砂也不能太结。二是挑种子。百公里内培育的种苗不能用,要“媚外”进口种苗。三是易“惹骚”。它肉质白皙甜香,被虫害紧盯不放。
形似龙牙,洁白宝黄,龙牙百合补肺养阴、清心安神,且众瓣抱团,寓意“百年和合”。南北朝梁宣帝赞美其“含露低垂,从风偃柳”,颇具阴柔之美。
特别是隆回龙牙百合,“特大而肥美”(光绪版《邵阳乡土志》),品质口感犹佳,公元前三世纪就有栽培记载。1950年代,周总理亲自命名隆回“中国龙牙百合之乡”。
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隆回龙牙百合”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隆回原产地,在南部北山、三阁司等乡镇。
南北呼应,刚柔相济,金银花、龙牙百合堪称隆回两大“名片”。
遭遇难题
隆回龙牙百合,必须异地选种、跟踪选种、提前订种。第一年种片,第二年种小球;第三年,自己的种苗卖出去,买回“外种”,外种也不能复种。
加工也难。百合过温会破裂,稍低就不熟;一层角质薄膜,水分难以蒸发,时间略短、温度略高都不行。一个烤箱一个温度,靠实验来掌控。百合颜色、卷曲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
所以,隆回龙牙百合,投入大,风险高,操作繁琐。好比豆腐掉进灰堆,吹不得、拍不得,难啦。
再难,难不过金银花价格波动。
非典、新冠疫情时,金银花供不应求,价格直冲云霄,干花200多元一公斤。那些年,不少人赚得钵盆钵满。可是,种种原因,导致近年来金银花越来越“贱”,现在干花每公斤二三十元;湿花三四元,而成本要四五元。采摘期短,恰逢雨季,自己摘不赢,请人划不来,“无可奈何花落去”。
如此,农户积极性严重受挫,种植面积减少,加之滥用化肥农药,金银花树三四年死一茬。有人担心,“致富花”会变成“伤心花”。
解码对策
越是艰险越向前。
近年来,隆回县委县政府将“农业富县”,排在该县“农业富县、工业强县、生态秀县、教育兴县”战略之首。
资深农业专家王志勇谈到,县委主要领导一上任,便到小沙江察看金银花,到多个农业企业调研。“一定要吸取历史上‘谷贱伤农’的教训”“困难是暂时的,隆回是中国三大硒都之一,特色农业不会倒”“要使中药材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切口”。
一月后,《隆回县支持以金银花、龙牙百合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出台。
县里强调保种植面积,不能丢弃“中国金银花之乡”牌子。打造一批GAP种植基地,推广“金翠蕾”“银翠蕾”等良种。设置虫情、病情、空气、水土“四情观测站”,架设方便作业的小型农用轨道,建立数字化智慧种植基地。因而,金银花产量大大提高。
该县对金银花烘干机、冷藏厂房等进行补贴,扶植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10多家,尽量让干花冷藏保色。研制金银花牙膏、金银花露、金银花水、金银花酒等,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该县与贵州,联合申报金银花药食同源项目。
大销售户带小销售户,小销售户带农户蔚然成风。同时通过培训、比赛奖励等举措,推动电商销售。麻塘山乡一村支书,近两年直播带货,帮助村民销售金银花2000多单。
2024年全县种植金银花22万亩,年产干花1.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半壁江山,创造产值40亿元。盛世丰花、攀丰农业、鸿利药业等成为全省龙头企业。
与之对应,目前隆回县种植龙牙百合3万亩,年产干货1.5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日韩、新马泰等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百合炖鸡汤”。
“喝酒喝茅台,百合买‘金鸡’”。“金鸡宝庆”系隆回县宝庆农产品进出口公司注册的百合品牌,出口量全国夺魁,年产值上亿元。
同时,该县依靠“产业园+农户+合作社”机制,对龙牙百合种植户“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对建立龙牙百合种子基地有补贴,销售达到多少有奖励;对烘干、筛选、分选、色选、包装道道把关,打造无硫百合。
目前,隆回已成为全国百合加工、贸易集散地,加入隆回金银花、百合产业集群的企业达191家。2024年,仅隆回瑞源农业旗下百合专业户276人中,就有173个百万元户。全县种植龙牙百合40亩以上的400多人,年均纯利100万元。
政策奖补,科技赋能,利益连结,品牌建设,联农带农富农。隆回县走出一条以金银花、龙牙百合为龙头的“标准化+数字化+良种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遇见”同仁
笔者观察,这次展销会的成功,可用“四个一”概括。
一张丰满的“晒图”。向世人展示,隆回中药材品质“扛扛”,金银花、龙牙百合年产销量分别占全国50%、80%。2024年,全县中药材综合产值突破89亿元,21万中药材从业者从中获益。
一个雄壮的“宣言书”。所发布《隆回县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报告》,回顾了艰难而辉煌的历程,表明了瞄定未来,聚力攻坚发展隆回中药材产业的坚强决心。
一份喜人的“成绩单”。隆回与全国同仁,会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1个,签约金额9.08亿元;签订金银花、龙牙百合等中药材产业合作项目16个5.52亿元。这是对“高质量发展”的即时注解。
一次生动的“实践”。会议认为,近年来,隆回金银花、龙牙百合产业的成功,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展销会,以来自全国的中药材企业和产业联盟“唱主角”。国家中药材创新联盟,邵阳市、隆回县官方领导,以“嘉宾”身份致辞。与会专家、企业负责人、种植户等开展论坛、圆桌对话,共商“药”是。既有宏观思维,又有微观考量;既有坚定信心,又有真知灼见,真正体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会议一致认为,面对国际贸易战,面对目前中药材发展的重重困难,全国中药材界,一定要力戒负面情绪,坚守阵地,主动出击,携手共进。
同时举办的龙牙百合牛人比拼大赛,金银花龙牙百合直播带货、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为展销会提升了人气。
“我们遇见在山水间,听山风拂过八都往事,将传说写进云朵信笺......”。新歌《遇见》为展销会量身定做,这是隆回人“遇见”全国中药材同仁热情、真诚的艺术表达之一。
“产业园”角色
展销会一个重要节目,是隆回县城道地药材产业园开市。
60多家中药材上下游企业入驻产业园,挡位门庭若市,金银花、龙牙百合等药材,琳琅满目,买卖双方互动频繁。
在粗加工区,金银花、百合等鲜货,通过多道加工程序,变成优质干货。深加工区生产中药饮片、代用茶、药食同源等产品,8月上旬进行试产,将是隆回第一批通过GTMP认证产品。
这是民营资本投资10亿元,占地272亩的道地产业园一期建设。一期投产后带动近2万农户。
道地产业园总面积488亩,分三期建设。第二期是冷链物流建设,今冬明春可启动。投产后,产业园可创造年产值20亿元。
一个从粗加工、深加工,到产品销售一条龙,进一步擦亮隆回金银花、龙牙百合两张名片的“金银花之都”“龙牙百合之都”,呼之欲出。
隆回全景富硒,有云上花瑶、魏源湖的秀美,也有频繁自然灾害、遍地怪石嶙峋。但是,隆回人凭着蛮劲韧劲,艰苦奋斗,战胜灾害、凿石造林,昔日“火焰山”,变成今朝“花果山”。
苦难并非绝境,而是催逼生命开花的养分。
金银花别名“忍冬”,意谓忍熬寒冬冷冽。无论环境如何,金银花照常灿烂吐芳,百合依旧团团紧握。这不正是隆回人坚强担当、百折不挠、团结互助、砥砺前行精神的生动写照吗?
可以预见,隆回人一定能熬过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的“忍冬”,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中,在湖南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马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