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资江,蜿蜒北去,流淌的不仅是千年文脉,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气韵与精神。2025年5月23日,邵阳市正式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份荣耀并非终点,而是一段更深远旅程的起点,这份殊荣,在湘超联赛的绿茵场上得到了生动诠释。9月12日夜,当邵阳队9号球员唐于尧在补时阶段头球破门,以2:1逆转战胜湘潭队时,全场20563名观众的欢呼声不仅为胜利而响,更是为这座城市文明素质的华丽蜕变而喝彩。
湘超联赛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成为观察城市文明进步的显微镜。从首轮主场的激情澎湃、顽强逆袭到客场征战岳阳的文明展示,邵阳正通过湘超联赛这个窗口,向全省展现了一座城市文明素质的提升轨迹。赛场上的奔跑、看台上的呐喊、志愿者的微笑、城市的响应——赛场内外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邵阳从“铁打的宝庆”到“文明邵阳”的成长与温度。
以赛载道 绿茵场成文明新窗口
湘超联赛,不只是一项赛事,更是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2025年9月12日,邵阳体育中心。补时最后一刻,唐于尧一记头球破门,将比分定格在2:1。那一刻,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不仅献给绝杀,更献给这座城市的顽强与热望。
文明的厚度,往往体现于对待胜负的态度。湘潭队刚刚抵达邵阳,就被贴心安排入住“冠军房”,这份超出预期的礼遇,瞬间刷新了人们对邵阳的认知。这种专业的组织、温暖的服务不仅令人眼前一亮,更赢得了湘潭队将士的钦佩。伴手礼相赠、百家宴相迎,“潭邵一家亲”的呼喊温暖了跨城球迷的心。湘潭千名球迷远征邵阳,虽在最后的加时阶段目睹球队遭遇逆转,却主动清理看台,留下整洁有序的座席,湘潭球迷直言,主队的热忱和温情“让我们深感风度比胜利更珍贵”。而九天后,邵阳客战岳阳,零封对手、顽强守平,“橙色方阵”同样主动清理客场看台——文明观赛,在绿茵场上成为一种可以传递、可以持续下去的习惯和自觉。
赛事期间,邵阳推出8条免费公交接驳、开放机关停车场、设置便民观赛第二现场,甚至凭湘超票根可免费游览崀山、南山等景区。这些举措,不仅服务于赛事,更体现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使“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真正落地成景。
精神铸魂 文明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邵阳古称宝庆,历史积淀深厚,“宝古佬”精神——刚毅、顽强、敢拼——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湘超赛场上的每一分钟,都是这一精神的当代演绎。
正如助理教练岳彬所言:“我们要把邵阳精神打出来。”邵阳队的逆袭胜利,仿佛是这座城市精神底色的生动注脚——永远不屈,永远拼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十个湖北佬,抵不过一个宝古佬。”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谚,勾勒出邵阳人深入骨髓的刚毅与顽强。邵阳队的队徽设计取自国家级非遗“宝庆竹刻”,以篆体“邵”字为核心,暗藏“强”字的笔意,象征刚强不屈的城市气质。9月19日,邵阳队北上挑战岳阳队,当岳阳奥体中心的终场哨声划破夜空,记分屏最终定格在0:0时,我们看到了邵阳队的顽强、邵阳队的拼劲。比赛的95分钟里,我们看到门将飞身扑救时舒展的背影,看到前锋突破防线时凌厉的步伐,看到后卫用身体挡出射门时坚定的眼神。每一次抢断的果敢,每一次传中的精准,每一次拼抢倒地后即刻起身的坚韧,都在诉说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宝古佬精神。
文明的基因,深植于城市的血脉;精神的高地,矗立在人民的心间。邵阳,这座城市从不缺少榜样。“凯阳餐馆”老板林生丽30年诚信经营,用一碗粉面温暖低收入人群的胃与心;“熊猫侠”廖振飞16年无偿献血112次,以稀有血型守护生命希望;乡村教师侯长亮扎根深山支教11年,用知识点亮留守儿童的人生……这些“身边榜样”如繁星点点,照亮城市文明星空。他们是平凡的普通人,却是邵阳文明最真实的注脚。
文化的传承同样为文明注入深厚底蕴。开幕式上,邵阳队员身披传统甲胄出场,步伐铿锵,再现古宝庆武风;球衣暗纹源自“花瑶挑花”,非遗技艺与现代体育完美融合。在仙人井古街,青石巷、文化墙、手工艺市集相映成趣,宝庆竹刻工作坊中年轻人静心运刀,延续“一刀一世界”的匠人精神——文明,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可触可感的生活方式。
志愿护航 文明在服务中传递温度
一场成功赛事的背后,是无数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与城市治理的系统支撑。
文明实践是文明培育的生动延伸,是精神力量的具象表达。当文明的种子破土而出,邵阳人以行动赋予它蓬勃生长的力量——阵地织网、志愿涌潮、新风破旧,文明实践如资江春水,润泽城乡肌理。
在湘超赛场上,这种文明实践得到了集中展现。238名“橙马甲”志愿者穿梭于看台、通道与安检口,成为湘超赛场最温暖的风景。19岁的蒋慧怡带领团队4小时完成西看台万份礼品分发,“没有人喊累,我们为家乡而战。”检票机突发故障,负责人肖远景冷静疏导、启动备援,最快速度化解危机。他们的专业与热情,赢得湘潭球迷蔡旭君称赞:“邵阳的组织和志愿服务令人印象深刻。”
市政服务同样体现人文关怀。邵阳专设8条免费公交接驳专线,机关单位免费开放停车场,路内泊位限时免费,商圈大屏同步直播打造“第二现场”……这些举措不仅保障赛事顺畅,更让每一位外来球迷感受到邵阳这座城市的效率和温度。
这一切,源于邵阳多年来在文明创建中的持续投入:117.21万名文明实践志愿者、8192支服务队伍,构成邵阳文明实践的“生力军”。“网格化+联合执法”提升治理精度,“送解优”一码通办优化营商环境,过去三年里改造千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新增车位等直面民生痛点——文明,最终要落脚于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赋能发展 文明在融合中彰显价值
湘超联赛的意义远超体育本身,它为城市带来经济活力、文化认同与精神凝聚力。
邵阳推出“票根游邵阳”活动,球迷凭赛事门票可免费游览崀山、南山等景区;联合商超、酒店、文创单位推出专属优惠;“文旅一卡通”覆盖邵阳、永州、怀化三市50余个景点,实现文体旅深度融合。正如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赛事热力转化为消费动力。”
而比经济收益更深远的,是市民归属感与自豪感的提升。从古稀老人丰杰带全家三代人现场助威,到小学生王海洋立志“下次我要自己进球”,足球成为串联不同世代的情感纽带。看台上,“宝庆加油”“邵阳必胜”的呐喊声浪澎湃不息;赛场外,文明观赛、礼貌待客已成自觉行为——体育正在重塑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从千年宝庆到现代邵阳,变的是城市面貌,不变的是那股“耐得烦、霸得蛮、灵泛劲”的精神底蕴。湘超联赛就像一扇窗,让我们看见:文明并非遥不可及的理念,它就体现在每一次拼抢、每一声助威、每一个微笑之中,体现在斑马线前的礼让、百家宴中的欢笑、校园里少年的铿锵誓言……共同勾勒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图景里。
资江潮涌不息,文明之路无垠。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这座城市的未来已然清晰——文明,将在这里永续生长,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最美注解。当主场战鼓再次擂响之际,我们每个邵阳人都成为城市文明代言人,让文明之花绽放于每一条街道、赛场内外的每一处角落。
来源:邵阳城市报
作者:莫杰 吴萱 通讯员 赵智娅
编辑:罗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