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午1时,记者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赶至隆回县羊古坳乡中团中学时,一名形态消瘦的青年立即迎了上来。他就是本报2005年曾率先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的《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一文中的主人公欧阳志成。现在,他的身体已基本康复,重新走上了教学岗位。不久前,他入选“感动隆回十大人物”。
“他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生动的教材”
“我就是通过这位记者的报道而重获新生的……”一见面,欧阳志成忙不迭地拉着记者向中团中学校长王松文介绍起来。
王松文告诉记者,中团中学属于隆回县的一所偏僻乡村中学,离县城60多公里,在校学生仅700多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包括欧阳志成在内的部分教师甚至还借住在附近的小学,“房间又小又潮湿,但教师们毫无怨言。”
对于欧阳志成的工作情况,王松文予以高度评价。王松文说,欧阳志成患病后离开教学岗位多年,但他始终心系教育,对三尺讲台有着很深的感情。2009年9月,他在自己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时,主动要求回到教师岗位。校方经慎重考虑并请示主管部门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安排他给初一学生教语文课。
“尽管欧阳志成为了治病已离开教学岗位多年,对教学内容有些生疏了,但他非常珍惜这次重返讲台的机会,虚心向同事请教,对教学工作一丝不苟,很快便进入了状态,所教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理想。此外,学生们也对他的课普遍给予好评。”
考虑到欧阳志成的突出表现,本学期一开学,校方便放心地让他教初三学生的语文课。
“欧阳志成当初捐出救命钱的举动令人非常震撼,而他自己又得到了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最终成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这件事本身就是一部彰显社会主义道德的非常生动的教材,我们也想让广大学生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从小养成更多优秀的品质。”王松文说。
每周十堂课已是“超负荷劳动”
尽管校方对自己非常看重,学生也非常喜欢听自己的课,但欧阳志成坦言“压力很大,基本上是超负荷劳动”。
欧阳志成告诉记者,他现在每个星期虽然只有十堂课,但批改作业、备课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几乎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教语文课要求教师的知识面非常广,而我中间因治病离开教学岗位多年,知识肯定有些脱节,这意味着我必须付出数倍于其他教师的努力,才会不至于落伍。所以,我每堂课前的备课都是特别认真的,必须经过精心准备才上讲台,总担心自己误人子弟。而对于每个学生的作文,我批改时也特别细心,眉批、尾批、评语,在每篇作文上一项都不会少。再者,我毕竟是一名患过重病的人,现在的身体状况也不能说完全就和正常人一样了,所以,我经常也有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
欧阳志成说,他有时也会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要他们平时注意发掘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要远远胜过那些枯燥乏味的说教,我班学生的学风、纪律都出人意料地好。”
春节都会给好心人发祝福短信
“如果当初没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采访过程中,欧阳志成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2005年8月22日傍晚,身患白血病在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欧阳志成,由于筹不到干细胞移植术所需的巨额费用,毅然作出了放弃治疗的决定,将自己剩下的3.5万元钱留给了同病室病友彭敦辉,之后悄悄离开医院返回老家。临走时,他还给院长写了一封信,希望家人在其去世后将其遗体捐给医院作解剖研究之用,为人类早日攻克白血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报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后,欧阳志成的义举感动了广大读者,大家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说“这样的好人不能死”。从江苏来长沙出差的潘先生在富丽华大酒店的客房看到报道,也被其行为所感动。当晚,潘先生紧急约见湘雅医院血液科主任陈方平(现任湘雅医院院长),进一步确认此事的真实性,并了解欧阳志成是否有治愈的可能。得到陈方平的肯定答复后,潘先生先后资助了欧阳志成20万元,使他重返医院接受治疗,并顺利康复。
欧阳志成治愈出院后,将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潘先生,并希望亲自去江苏向他道谢。潘先生听到后十分欣慰,但婉拒了欧阳志成去江苏道谢的请求。潘先生说:“一个心存善良的人,社会是不会抛弃他的。”
此后,欧阳志成与潘先生的联系一直没有间断。潘先生也表示待将来有机会时,会来隆回看望他。
欧阳志成出院后的每年春节,他总会给众多帮助过他的人发去祝福短信。
命是别人赐予的,不敢有太多奢望
尽管现在工作的地方远离繁华喧闹的都市,但欧阳志成非常满足于这种平静的生活状态。“我的命是别人赐予的,能活着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我还能有太多的奢望吗?”
欧阳志成告诉记者,他接受完干细胞移植术已有近5年时间了,已经平安度过了抗排斥期,身体状况基本稳定,到医院多次检查亦未发现异常情况。但他现在仍需服用比较昂贵的抗排斥药物,有时他自己专门请假来湘雅医院购买,有时则由在长沙工作的同学代为购买捎回隆回。
“但我毕竟是患过重病的人,身体状况肯定不能像一个完全正常的人,过去我的体重有50公斤,现在瘦到了40公斤。”
在欧阳志成的心中,也有几件无法释怀的事。
首先是病友彭敦辉的离世。欧阳志成与彭敦辉相识于住院期间,加之两人长得很像,别人都以为他们是亲兄弟。由于两人同患白血病,同住一个病房,使他俩在住院期间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后来,由于有了欧阳志成捐助的3.5万元钱,彭敦辉也顺利地接受了干细胞移植术。不幸的是,由于患间质性肺炎,彭敦辉术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接到他妻子的电话后,我难过了好几天……”
第二件事便是与妻子离婚。欧阳志成与妻子于2002年10月结婚,婚后不到一年,他便患了白血病。但妻子一直对他不弃不离,陪着他看病、求人借钱。为了方便照顾他,同为教师的妻子还从其他学校调入欧阳志成所在的学校工作。2006年4月,正当术后的欧阳志成的身体状况日趋好转时,出于为妻子的未来考虑,欧阳志成主动放弃了这段婚姻。离婚后,欧阳志成对前妻并无任何恨意,只是在心底永远祝福她。
“这些年经历了那么多事,现在我已学会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但只要我活一天,就会让每一个日子生动起来。”记者离开中团中学时,欧阳志成动情地说。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