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 | 水南溪:回族餐(散文)

来源:望云峰2020年第二期 作者:水南溪 编辑:卢春玲 2020-09-17 11:49:06
 
—分享—

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慕名去附近一个叫山界的回族乡吃回族餐,每个回来都带来异样的惊喜,逐渐地我对那片神圣之地有了向往!

记得一天我刚好去那边参加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中餐定在乡政府食堂吃地道的回族餐,凑巧的是一位颇受人尊敬的当地人士从省城回 来 与 我 们 共 进 午 餐 , 于是,我对向往已久的回族餐多了另一种兴趣!

中 午 12点 整 , 天 气 很冷,我们准时来到食堂,食堂显得有些简陋,中央一张简单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菜蔬,特有的喷香充满整个食堂,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领着他的父亲和乡政府几位主要领导握手,我的朋友也在他面前对我做了简单介绍,一时间,这位长者对我这所谓的文化人有了好感,入席时,他特意邀我坐在他的身边,吃菜、敬酒,话匣子一下拉开了。

在我的记忆中,回族餐本身也没有更多的特别,以前我单知道在他们的习俗里从来不吃死的东西,吃的问题上非常讲究卫生,宰牛宰羊什么的都统一在一个地方,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猪肉狗肉之内的是不能上桌的,而且从小到大他们都有一份特殊的规定,至于想要了解他们这种习俗的来龙去脉,那需要费上一番工夫,在这里一时也说不明白,我只知道那是回族同胞的一种特有风俗罢了。

桌上的羊肉火锅,牛肉菜品纯正而地道,用纯菜油爆炸的乡村豆腐和鱼喷香而又脆嫩,整个一桌的菜碗里全部采用公筷,我边吃边询问他们每一样菜品的特殊加工,坐在身旁的这位长者叫马昌忠,将近花甲之龄,他是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能人,他不停地给我夹菜,又不停地给我讲述有关回族的历史与风俗,各种菜品的酿造方法。长者慢慢讲述的样子亲切而富有学问,不觉间,我吃起来更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面对身旁这位饱经风霜而又和蔼可亲的长者,我有着由衷的敬佩:马老自小家庭贫困,但聪明过人,先后在本村小学当过老师、在乡镇府 、 区 政 府 、 团 地 委 工 作过,早些年任隆回县人民政府县长,丰厚的地方民族文化素养和行政管理经验使马老逐渐成长为一位不可多得的 领 导 干 部 。 深 入 群 众 实际,以民生为上,始终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段段精彩感人的真实故事,一串串凝集着 勤 劳 与 智 慧 的 鲜 花 和 荣誉,让我们惊讶不已敬佩不已!在省民委工作期间更是专心研究民族文化工作,组织召开各种民族体育运动会,进行民族文化专题讲座,为建设湖南民族文化工作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工作,马老虽然文化不算很高,但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却惊人地快,也惊人地老到,由于他长期以来始终能保持着思路清晰,工作扎实,方法灵活的态势,无论在农村还是大都市都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呵呵,咱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我发现马老在谈到山界回族乡有着很多全省有名的古迹和物产时特别来劲,《古兰经》的悠长历史,穆斯林的古朴情怀,远远道来,记忆清晰,有声有色!加上那充满浓厚地方特色的甘蔗烧酒一碗一碗地敬来,鼓励、感激、希望,家乡酒,家乡话,家乡情,一浪高过一浪,乡镇府的几位干部醉了,近几年很少喝酒的马老兴致极高,被家乡的这片浓情醉了,平常好点小酒的我当然不能例外,要知道,马老的学识涵养,为官之道,为人之道能不让我陶醉吗?回族同胞那种直率好客,勤劳朴实的交情能不让我陶醉吗?

回到家里,我深感这顿回族餐非同一般,也许里面蕴涵的原料太多,菜品太丰富,味道太令人回味!

来源:望云峰2020年第二期

作者:水南溪

编辑:卢春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