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新闻网讯(通讯员 肖葭)初春时节,走进隆回县桃花坪街道荆枝村,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农户家中,一座座新修的小楼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村庄,春日暖阳下,油菜花盛开在田野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观赏。
望着眼前的美景,荆枝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袁国华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荆枝村位于桃花坪街道东北部,距离隆回县城5公里,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1年5月,邵阳市六都寨灌区管理局派出袁国华等3人前往荆枝村驻村帮扶,他们在荆枝村驻村一年多以来,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老百姓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荆枝村此前是省纪委扶贫联系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袁国华深感责任重大。初到荆枝村,袁国华便立马和其他队员进入角色,开始对村民进行走访。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一行3人走访了荆枝村486户1704人,了解了村情村貌、农户家庭情况,收集村民意见建议。态度和蔼、耐心细致,这是袁国华留给乡亲们的印象。为了对村里的脱贫户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帮扶,白天的走访结束后,他和工作队另外2人与村干部利用夜间在村部进行开会商讨,时常加班到深夜,真正做到了与村民“同吃同住同生活”。
民生之事无小事。荆枝村在六都寨灌区控灌区内,村内渠道年久失修,老百姓的农田灌溉成了难题。袁国华知道后,亲自规划了多处灌溉设施,并向市六灌局申请了资金22万元,用于改善村水利设施。2022年持续特大干旱,袁国华和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旱情和需水情况,组织村民清淤,沿渠接水守水。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加之荆枝村水利设施的改善,全村700多亩粮田没有一丘发生干旱,村民们纷纷赞不绝口。
兜底保障稳民心。在驻村帮扶走访中,袁国华了解到13组刘带华户家中有4个重残,缺乏劳动力,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便多次向街道办汇报,并按照“缺什么就帮什么”的原则制定了帮扶政策。按程序为刘带华申请低保,为其儿子儿媳申请特困供养,为其2个孙子申请事实无人抚养。享受以上政策后,刘带华一户人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袁国华还多次上门看望刘带华,并自费为他们购置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刘带华在村里有了往日的笑容:“还是党的干部好,给我带来了党的好政策!”
勤劳肯干美乡村。在荆枝村村民口中,袁国华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 “三不怕”干部。他负责督促村人居环境卫生,经常在村里带头做表率,和保洁员、党员、志愿者一起搞好村里的人居环境卫生,村里的村容村貌也越来越干净整洁。2022年年底,一首《早安隆回》火爆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后,歌曲创作地荆枝村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访问。为展现荆枝村的良好形象,袁国华放弃休假,和工作队的同志连续奋战,荆枝村变成了一个干净整洁、秩序良好的小山村。连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来村访问时,都竖起了大拇指,“OK!OK!”连连称赞村人居环境卫生搞得好。
袁国华为了村里的驻村帮扶工作,牺牲了太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小家顾大局”的驻村奉献精神。在2022年县乡村振兴“摘牌”验收和疫情封控期间,他连续一个多月吃住在村。特别是去年迎市、省、国检的关键时期,正遇上他父亲生病住院,他没有请过一天假,仅利用周日午休时间匆匆去看一眼,便又返回村里开展工作。每当想起这些场景,他都倍感愧疚,情不自禁地暗暗落泪。妻子知道他的不易,常常在背后鼓励他:“你放心去村里工作,家里有我。”
在市六灌局和工作队的帮扶下,荆枝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切实改善,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上也走出了一条多元化道路,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如今的荆枝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我相信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荆枝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提起荆枝村以后的日子,袁国华信心十足。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葭
编辑:陈红